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世界大环境下的中国经济

发布时间:2025-01-01 13:33:05 来源: sp20250101

  最近一段时间频繁听到一个词——大环境。大概的语境是,现在大环境不太好。

  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预计2023年的全球经济增速是3.0%,2024年是2.9%,都远低于3.8%的历史平均水平。

  有外媒就炒作说,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不好,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中国经济自然要崩溃,中国经济不好又会继续恶化全球经济。‍‍‍‍‍‍‍‍‍‍

  真实情况又当如何呢?中国用行动回答了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大环境的问题。

  谈经济,首先要有对形势的判断和把握:

  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波浪和曲折,对应的,是我们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走弱,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国际环境变化对我不利影响加大,一些领域风险隐患逐步显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守住了安全,也实现了安全之上的发展。在今年错综复杂的环境中稳住经济,并不容易。

  谭主了解到,中国100多个主要经济指标,有80%回升到三年前,甚至大大超出之前的水平。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第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1.3%,超过很多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第三季度,德国GDP环比下降0.1%,法国环比增长0.1%。

  面对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难能可贵,面对给全球经济增长1/3左右的贡献率,一些外媒却把中国塑造成了世界经济的“破坏因素”。

  今年以来,外媒在关注中国经济时,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勾连中国经济与大环境的关系。谭主用大数据工具进行统计发现,1月至9月,外媒使用“世界”“全球的”“国际的”这三个词的频次在逐步增加。

  我们当然在和国际的大环境互动,但外媒构建的互动,是一个恶性循环的逻辑:全球需求减弱,这会“拖累”中国的出口;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中国经济增长趋缓,反过来又会“拖累”大环境,“拖累”其他国家。

  但实际上,我们在用自己的行动,把这种恶性循环阻断,变成良性的互动和反馈。

  把目光拉远,今年1月至10月,中国的出口数据与2019年同期相比:

  对欧盟,同比增长39.3%

  对东盟,同比增长49.7%

  对美国,同比增长19.1%

  对印度,同比增长57.1%

  对韩国,同比增长35.6%

  对日本,同比增长11.3%

  不同于外媒的唱衰,中国同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的联系几乎都在加密。

  真正能够与“拖累”大环境对应上的一组数据是:

  美国研究机构提出了一个“全球贸易壁垒指数”。在2023年,非关税壁垒,也就是各种进出口管制措施、政府歧视性政策等较高的国家,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并且这个水平相较于2019年在抬升。

  其实,越是大环境不好的时候,我们越要关注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自己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是怎么发展的,可以从上面出口同比增长显著的国家印度说起。

  中国出口到印度的主要产品,首先是机电产品。其中,液晶显示模组、微处理器、集成电路等增幅靠前的几种产品,有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位于产业链的中游。

  这样的特点,对应着中印越电子协会今年在东南亚考察时发现的一个现象:

  中国的一些低端制造虽然有外溢现象,但它们多以装配组装为主,符合东南亚国家所处发展阶段的需要。中国主力出口的机电产品等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生产这些产品的高技术含量企业或独角兽基本都留在国内。

  以产业链为一个中心视角,回望最近几年中国对内的产业建设,会发现,早在2020年,我们就已经开始系统关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未来的长期变化,并且不断强调“补链、强链、延链”的理念。

  中国市场竞争力越来越确定,同样也能从一个细节中得到印证。

  从2019年到现在,中国出口增量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的民营企业。相较于2019年,民营企业在出口总值中的占比从51.3%提升到了62.9%。

  正是在自身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显著增强的背景下,中国加密了与外部连接的通路,国际循环水平不断提升。

  根据《人才、创新与产业链韧性报告(2023)》,中国在世界主要国家产业链韧性中位列第二。

  排名,代表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位置,这种位置也与中国的全球贡献相呼应:中国是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纵然有惊涛骇浪,我们依然抵御住了风浪,稳住了。

  客观环境的影响我们无法回避,也不易被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这个月却上调了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4%,较今年10月的预测值上调了0.4个百分点。

  既然大环境不好,中国做了什么?

  二十大报告中,在讲到推动高质量发展时,提到了一个词,“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前缀从十九大报告中的“提高”变成了二十大报告里的“着力提高”。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所有投入要素对产出增长贡献的一种能力。

  一般来说,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有两大路径,一是技术进步,二是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其中,技术进步的提升相对较大。

  只不过,有一个问题是,在完成了工业化之后,西方国家引领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创新,但为什么美西方的技术创新没有转化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带动西方国家的新一轮增长?

  美国西北大学著名的宏观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给出了一种解释:

  美国现有科技创新难以实现机械化和规模经济,也就是说,它们没有帮助美国实现“再工业化”——这与我们现在广泛观察到的,美国经济的症结,是一致的。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21年,高收入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为13%,美国为11%,德国为19%,日本为20%。

  而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4%。这其中,有不少来自于传统产业的增长:

  化学产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制品等传统产业的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从2010年的23.5%上升至2020年的28.8%。

  在不少人的理解中,传统产业基本上没有什么增长空间,甚至有人将其等同于“落后产业”,这种增长,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福建晋江,是一个观察的样本。

  这几天,中国上市公司发展论坛在晋江举行。作为一个县级市,晋江拥有超9万家民营企业和51家上市公司。

  而晋江的成功,很大一部分靠的是“笨办法”——面对脱实向虚“挣快钱”的诱惑,晋江的企业在市场竞争最激烈的传统制造业领域中坚守。

  事实上,传统行业并不是不能增长,而是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技术积累,在很多细分垂类做到极致,才会产生“质”的变化和飞跃。

  晋江的坚守,完成了这样的转变——很多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了“黑灯工厂”和“全智能化运转”。

  这样的坚守,也铸造了晋江的核心竞争力。这背后,也蕴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

  所谓的传统行业,内核已经发生了改变。而当传统行业不再传统,会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动能。

  就在这几天,一些外媒对中国市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后发现,绿色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正在产生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新需求,这些需求过去主要集中在房地产等传统行业。

  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会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带来空间,恰好,中国的这些发展空间,就是在技术进步的进程中发掘出来的。

  过去一年,不管我们遭遇什么样的困难,中国的经济数据有一个特点是,对高技术产业的投资总是保持增长,并且始终大幅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一般来说,制造业相关的领域中,能源、通讯和出行方式是定义发展阶段和文明形态的决定性因素,就好比化石能源的使用、无线通讯和现代交通工具区别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制造业、能源、通讯、出行,这几个词摆在一起,谭主最先想到的,是新能源汽车。

  要知道,新能源汽车从一个不被看好的产业,向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的转变,也就不过是这几年的事情。

  很多人知道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但可能有人不知道,2022年全球对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投入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占到其中的三分之一左右。

  大环境不好,我们还经历了转型、产业升级的阵痛,遭受了美西方国家使用不正当贸易手段的打压,但中国,就这么过来了。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施工队”值得注意。这一年,宏观政策,在持续发力:

  今年年初,政府部门就延续优化了一批阶段性宏观政策,包括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费优惠、上调部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

  上半年,又推出了一批针对性强的新举措,聚焦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三季度,我们又谋划实施一批服务实体经济的储备政策。

  在一系列“组合拳”的引领之下,实体经济愈发成为我国发展的本钱。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正在让我们的“本钱”愈加沉甸甸。‍

  每个经济体都无法逃离大环境,但我们可以做的是改变自己,通过更高质量的发展寻找内生动力。

  中国经济在向内积极变化的过程中,一些潜移默化的变化正在发生。中国的积极变化,也正在一步步改变国际发展的大环境。

  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尽管大环境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中国没有被大环境改变,而是先驾驭住了形势。

  面向未来,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

  中国如何持续为世界提供优质、稳定的中国供给,首届链博会上的一个细节,给我们提供了观察这个问题的窗口:

  在链博会的欢迎晚宴上,谭主见到了来自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55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代表或政府代表,其中美欧企业占国际参展商的36%,美国企业参展数量最多。

  为什么他们没有听信所谓的“脱钩断链”,没有选择“回流”,没有实行所谓的“近岸外包”?

  谭主跟这次来华参展的美国企业聊起这个话题,他们的答案是,过去几年,他们不是没有尝试过供应链的本土化,但本土化的成本,使他们还是回到了中国。

  表面看,外资企业在意的是成本,究其根本,是中国供给能力背后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

  更多的外国企业,选择在中国投资未来。

  今年1至9月,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新设外资企业37814家,同比增长32.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2.8%,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引资增幅分别高达37.1%和21.5%。

  其中,很多发达经济体对华投资力度尤其在加大。

  1至9月,法国、英国、加拿大、瑞士、荷兰对华投资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121.7%、116.9%、109.2%、76.9%、32.6%。

  中国,恰恰是在最前沿的技术领域,给世界创造了共同的增量,提供了共同驾驭世界大势的可能。

  中国自身供给的强大与对开放的坚持,相辅相成,解答了一些经济全球化时代对发展与安全的思辨——相互依靠,不是风险,而是机遇。

  在流入中国的外资中,有一个区域的对华投资格外引人注目。

  数据显示,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已经是40余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这些中东国家的资金,集中布局了中国智能电动车、新能源科技、互联网、能源、高端设备制造等领域。

  这反映了问题的另一个侧面,中国正在给发展中国家创造更多可以发挥自身禀赋优势的潜在场景。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在驾驭自身形势的过程中,也在努力改善世界的大环境。

  中国打造、参与、推动了一系列经济全球化的机制和平台,也变成了维持大多数国家发展安全的全球公共产品,促进更多发展中国家充分参与全球价值链,释放自身的潜力。

  如果说全球化1.0是殖民时代,全球化2.0是资本驱动的时代,那中国参与推动的全球3.0就是共同发展的时代。

  这个时代,每个国家不应该成为别国发展的附庸,中国所做的,恰恰是让每一个地方都有发展的基础和可能性,给每一块区域培育出市场的基础。

  “大环境”是客观现实,但现实本身并非没有被塑造的可能性。

  大环境,永远不是静态的。而要在动态变化中,驾驭“大环境”,就需要超越一时一事的视野,看到真正的大势所在。

  (玉渊潭天) 【编辑:周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