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07:20:16 来源: sp20250101
【学习进行时】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中非领导人将围绕“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未来。峰会开幕之际,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推出文章,一起重温习近平主席推动中非合作的故事。
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中非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亲自关心推动中非合作,首次出访即选择非洲,提出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为中非关系发展按下“加速键”,引领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驶入“快车道”。
习近平主席就任国家主席以来已五次访问非洲,主持召开两次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以及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中非领导人对话会等,还接待了众多非洲领导人来华访问。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非关系进入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持续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列。
图为2013年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南非德班同非洲国家领导人早餐会合影。新华社发
早餐会的畅谈
2013年3月,南非德班,北方海滩饭店,中国代表团驻地。正在非洲访问的习近平主席邀请非洲国家领导人,在这里举行一场非同寻常的早餐会。
铺着洁白桌布的大圆桌,布置得简洁、典雅。14位非洲贵客一一落座。寿桃包、春卷……一道道菜肴摆上餐桌。
此时,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对非洲的访问已经进入第五天。“听听非洲国家对发展中非关系的想法”,早餐会一开始,习近平主席就开宗明义,说明了举行这场早餐会的初衷。
在座的非洲国家领导人纷纷回忆起各国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时任南非总统祖马说:“在我们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时候,就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说:“中国一直坚定反对殖民主义,中国在历史上和非洲一直同属一个世界。”时任莫桑比克总统格布扎说:“中国真心帮助非洲走出贫困。”……
对于习近平主席来说,非洲这片希望大陆熟悉而亲切,他年轻时就熟知中非友好事业。
“中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历史反复证明,中国发展好了,非洲发展会更顺;非洲发展顺了,中国发展会更好。”习近平主席一言点明中非关系的真谛。
前一天结束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同非洲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题是“释放非洲潜力:金砖国家和非洲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
早餐会上,不少非洲国家领导人继续了这一话题。习近平一边仔细倾听,一边认真记着。
人员培训、技术合作、金融投资……在一个个合作领域,非洲国家领导人渴望学习中国经验、获得中国支持。
习近平主席回应道,中国政府将积极采取措施,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对非投资,特别是农业和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资,将继续要求中国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更加注重技术转让、人员培训、经验共享。
围绕和平、一体化、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等议题,习近平主席与大家敞开心扉畅谈。
“今天我们大家共聚一堂,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和意愿,那就是非洲需要中国,正如中国需要非洲。”时任贝宁总统亚伊的一席话,道出了非洲的共同心声。
早餐会结束的时间到了,人们还有很多话要说。
“中非关系发展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习近平主席意味深长地说,“我们愿同非洲国家一道努力,不断认清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开辟新方式新途径,不断解决新矛盾新问题,推动中非关系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这是2023年9月20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拍摄的蒙内铁路内罗毕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肯尼亚的“幸福路”
蒙内铁路是肯尼亚一条全线采用中国标准的标轨铁路,全长480公里,东起港口城市蒙巴萨,西至内罗毕。这条铁路是肯尼亚独立以来的最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肯尼亚实现2030年国家发展愿景的“旗舰工程”。
2017年5月,蒙内铁路建成通车。通车前夕,来华出席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时任肯尼亚总统肯雅塔,专门为习近平主席带来了一件礼物。那是一枚由红色中国结串起的金色镂空窗花U盘,里面存储着蒙内铁路的画面:辽阔的东非草原上,一条铁路线向前延伸,现代化车站拔地而起……
通车以来,这条“世纪铁路”加快了肯尼亚现代化步伐,促进了东非地区互联互通和中非合作共赢,也为肯尼亚培养了大量铁路专业人才。上百名肯尼亚留学生在项目资助下,赴北京交通大学学习,绝大部分进入肯尼亚铁路部门工作。
2024年初,北京交通大学肯尼亚留学生及校友代表致信习近平主席。在信中,他们向习近平主席深情讲述了亲历共建“一带一路”的故事和对中国的感激之情。“正是得益于中国的帮助,肯尼亚普通民众都能坐得起火车了。”
主笔的卡里乌说,2021年,他从北京交通大学本科毕业后,回国加入蒙内铁路项目,成为一名铁路工程师。2023年,他又回到母校深造,希望成为一名铁路专家,助力家乡轨道交通实现更好发展。
2024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复信。信中说,蒙内铁路是中肯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和成功典范。我高兴地看到,你们因这条“幸福路”与中国结缘,是中肯和中非友好合作的见证者、受益者,更是建设者和传播者。
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在北京交通大学肯尼亚留学生及校友代表中引发热烈反响,卡里乌激动地说:“习近平主席的复信让我深感使命重大,对未来充满希望。愿肯中友谊地久天长!”
2020年5月26日,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指导新冠肺炎病房建设时,与当地一线医务人员合影。新华社发
为中刚友好医院竣工剪彩
2013年3月30日,正在刚果共和国访问的习近平主席来到布拉柴维尔的中刚友好医院,为医院竣工剪彩。
一条彩带红黄绿三色,代表刚果共和国国旗的三种颜色。习近平主席和刚果共和国总统萨苏共同剪开彩带,并按照当地习惯,将剪下的彩带折起互相给对方戴上。
这座崭新的现代化医院建在布拉柴维尔姆菲鲁区,这个区生活着13万人口,过去只有一个小诊所。
住在医院附近的路易丝是7个孩子的母亲。剪彩这一天,她说,一定要带孩子们都来看一看“刚果人民敬爱的好朋友习主席”。在她心中,“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遥远的中国密切相连”。
当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走进门诊楼大厅,中刚两国医生代表激动地鼓掌欢迎。其中有21名来自天津的中国医疗队队员。习近平主席走到医疗队队员面前,同他们一一握手,望着他们晒得黝黑的脸庞,亲切地说:“辛苦了”!
萨苏总统在现场也发表了情深谊长的讲话。他表示,中国医疗队员用奉献精神和高超医术,造福当地人民。刚果人民感谢中国。
非洲国家公共卫生体系薄弱,加大医疗援助和支持,习近平主席十分重视。
2014年埃博拉疫情肆虐西非,中国医疗队第一时间奔赴疫区,被誉为“最美逆行者”。一年后,时任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访华,送给习近平主席一条绣着中利两国国旗的当地传统手工被子,表达对中国的感激之情。
2020年,新冠疫情在非洲暴发后,习近平主席郑重宣布,中方将继续全力支持非方抗疫行动。大量医疗援助物资从中国运往非洲各国,常驻非洲的46支中国医疗队就地投入当地的抗疫行动。中非建立了41个对口医院合作机制,中国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项目提前开工……
塞拉利昂总统比奥说,疫情最严重时,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率先驰援。
面对疫情,中非相互声援、并肩战斗,中非更加团结,友好互信更加巩固。
2018年7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喀尔同时任塞内加尔总统萨勒共同出席塞内加尔竞技摔跤场项目移交仪式。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支持塞内加尔“国粹”
2018年7月22日,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近郊,一座崭新的现代化竞技摔跤场气氛热烈,上千民众带上心爱的木鼓,穿上节日的盛装,等待中国贵客到来。
竞技摔跤深受塞内加尔民众喜爱,被誉为“国粹”。拥有一座专门竞技摔跤场是塞内加尔人的夙愿。2014年2月,时任塞内加尔总统萨勒访华,习近平主席和他共同见证签署项目立项换文。
经过几百个日夜,中塞两国施工人员并肩奋战,在一片荒芜的沼泽上,一座拥有2万个座位、建筑面积达18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摔跤场拔地而起。这是中国在塞内加尔规模最大的援助项目,也是非洲首座现代化摔跤场。
当习近平主席和彭丽媛抵达摔跤场时,萨勒总统和夫人玛丽梅在停车处迎接。欢迎民众手持“中塞友谊源远流长”“中非友谊源远流长”横幅,表达塞内加尔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摔跤场内高挂“合作共赢 携手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真实亲诚 共同谱写中塞友谊新篇章”等大幅欢迎横幅。当两国元首夫妇共同步入摔跤场内时,掌声、鼓乐声、欢呼声雷动,当地民众和中方施工建设者挥舞中塞两国国旗,向两国元首夫妇热情致意。
仪式上,习近平主席向萨勒总统移交印有中塞两国国旗图案的“金钥匙”,全场沸腾。“金钥匙”在出席移交仪式的塞方代表间传递,每个人都想触摸中塞友谊的热度,分享梦想成真的喜悦。
习近平主席指出,竞技摔跤场项目是中塞人民深厚友谊的生动写照。塞内加尔是文化之邦,中方愿同塞方一道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合作。
萨勒总统表示,我对中方为塞内加尔人民援建这一现代化、多功能摔跤场表示衷心感谢。它是塞中友谊新的标志。
这是2023年12月29日拍摄的日出时分的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哈巴里”蕴含的深情
“哈巴里!哈巴里!”习近平主席用斯瓦希里语向非洲朋友们说“大家好”。
这是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2013年3月25日,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的重要演讲,首先用这句斯瓦希里语开头,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随后,习近平主席将“真”“实”“亲”“诚”四个字一一讲给非洲朋友。
30分钟,30次掌声!习近平主席情真意切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人们。讲到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引得全场欢笑。
还有一对中国年轻人的故事,在习近平主席的讲述下,令全场动容。这对中国年轻人从小就对非洲充满了向往。后来他们结婚了,蜜月旅行目的地选在了坦桑尼亚。回国后,他们把在坦桑尼亚的所见所闻发布在博客上,得到许多人关注。他们说,我们真的爱上了非洲,我们的心从此再也离不开这片神奇的土地。
习近平主席说,这个故事说明,中非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只要不断加强人民之间的交流,中非人民友谊就一定能根深叶茂。
近年来,中非民间交往热络频繁,中非青年大联欢等人文交流活动丰富多彩。“非洲梦想上太空”在中国空间站展出承载着非洲青少年梦想的画作。中非学者在中非智库论坛上共同提出“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针对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案,表达了“全球南方”的共同心声。
“使中非友好事业后继有人,永葆青春和活力。”这是习近平主席面向未来的真诚希望。
策划:储学军
监制:车玉明 李志晖
统筹:万 方 华 明 牟彦秋
主笔:王子晖 朱 静
编辑:刘 淼 张芮绮
新华网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