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0:50:05 来源: sp20241205
江西省图书馆,翁妍钰正在修复古籍。 成 奔摄(影像中国)
走进江西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阅览区,经过一排排书架,仿佛与浩瀚历史擦肩而过。
古籍修复室里,古籍修复师翁妍钰正将一沓泛黄的书页小心翼翼地铺展在工作台面上。“这是我最近在修复的清刻本《道德经》,残损不算严重,只是有些地方被虫蛀了。”翁妍钰拿起毛笔,蘸上糨糊,将补纸粘贴到缺损处,再用镊子把多余的补纸轻轻夹掉……一旁的压书板下,已经修复好的书页平整舒展,古籍悄然“新生”。
1995年出生的翁妍钰,因为热爱古典文化,考研时选择了复旦大学古籍保护与修复方向。硕士毕业后,翁妍钰进入江西省图书馆工作,从事古籍修复。
科班出身的翁妍钰,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古籍修复理论丰富,在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流派,技术上也存在差异。”
走上工作岗位后,她逐渐认识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指尖功夫的不易。古籍修复十分复杂,“一册残损的古籍从开始修复到完成入库,要经过准备、修整、复原3个阶段20多道工序。”翁妍钰说。
“不同的古籍保存情况不同,修复方案也不一样,需要思考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术。比如,为古籍选配合适的修复用纸涉及材料学,为古籍除霉除虫涉及生物化学,为古籍装帧又涉及文献学。”翁妍钰说,“不同残损程度的古籍,修复所耗的时间、精力也不一样,轻微破损的,一天可以修复十几页,破损严重的,一天只能修一两页。”
工作两年来,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技术训练,翁妍钰已经独立完成了《史略》《三流道里表》等古籍的修复工作。
修复古籍的过程,也是与历史对话的过程。“我时常边修复边研读古籍上的内容,看着那些历经岁月磨洗的文字,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翁妍钰说。
前不久,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江西传习所在江西省图书馆揭牌。包括翁妍钰在内的7名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与上海图书馆的修复专家结成“师徒”。接下来,他们将赴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文献保护修复部进修。“一名古籍修复师想要‘出师’,须掌握古籍修复、装帧、传拓等9门技术。没想到工作后还有继续学习的机会,希望能够尽快精进技艺。”翁妍钰说。
“古籍修复不仅能保护古籍实体,也有助于典籍文化传承发展,对赓续中华文明意义重大。”江西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负责人王昭勇介绍,江西古籍藏量达10万余部78万余册,其中江西省图书馆藏古籍有4.9万部38万余册。近年来,江西省图书馆通过建立古籍总台账、打造标准化古籍书库、培养年轻古籍修复师等方式,不断提升古籍修复水平,目前馆内7名古籍修复师中,有4名都是90后。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5日 14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