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1 01:32:57 来源: sp20241201
中新网 北京9月4日电(记者 韦香惠)“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秉承中国医疗队精神,去年9月,第三十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启程飞赴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开始新一轮的援外征程。
一年过后,24位中国医生在遥远的非洲大陆,书写一段段意义非凡的中非医疗合作故事。
“最受欢迎的人”
8月29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际司副司长李娟在北京表示,60多年来,中国累计向48个非洲国家派遣医疗队员2.5万人次,诊治患者约2.3亿人次。超过2000人次荣获受援国国家级荣誉,51名队员牺牲。“医疗队员被誉为‘白衣天使’‘最受欢迎的人’。”
位于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的中几友好医院,是中国政府援建项目,也是中国援几内亚医疗队工作的地点。去年9月,第三十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包括心脏内科、胸外科、神经外科、护理等十多个科室的24名医护人员从北京出发,来到中几友好医院开展援外医疗工作。
宋现涛是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心内科专家,也是第三十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长。他在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说,“人的一生就像一段旅程,我们在旅程中感受到不同的风景。自己作为医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工作,可以增强专业技能和应对复杂医疗情况的能力。通过自己所学能够帮助那些在医疗资源匮乏地区的人们,内心既充实又有成就感。”
宋现涛医生给当地患者进行诊疗 受访者供图78岁的迪扬大叔在前不久因为突发胸痛被送到中几友好医院,随即被诊断为急性心梗,院内迅速启动了绿色通道,及时实施了冠脉手术。
这条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绿色通道救治体系正是在中几友好医院工作期间,宋现涛带领医疗队和当地医生共同组建。他介绍,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是整个体系完善,比如,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进入绿色通道,可以绕行急诊,甚至直接去进导管室,直接去做快速的CT筛查,然后快速诊断。
“我们要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宋现涛介绍,当地比较贫穷,许多患者把疾病到了晚期才不得不来就诊,给治疗带来困难。有骨折的患者,等了半年多,钱凑够了才来医院。还有高发的传染病,如疟疾、艾滋病等,医生需要应对复杂的医疗情况。
中国医疗队到来后多次开展培训,与国内的药品和器械厂家联系,适当捐赠,共享资源,传递前沿的治疗技术理念。
林云华医生与当地医生合作手术 受访者供图不灭的无影灯
回忆起初来时的紧张和忐忑,第三十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员陶振洲依然历历在目。
2024年1月,当地一名24岁年轻的患者,因严重车祸外伤腹部脏器损伤被送到中几友好医院。陶振洲接到患者,当即研判需要紧急手术,否则会有生命的危险。
然而,当时几内亚国家油库大爆炸不久,整体能源短缺。手术刚开始不久,突然停电了。出于医生十多年的本能反应,陶振洲决定继续手术。他请台下的医护人员用手机灯光照亮,后来大家找来好几个手电筒绑在无影灯上提供照明。麻醉人员手捏着皮球,代替麻醉呼吸机的工作状态,顺利完成了手术。
图为陶振洲医生与患者合影 受访者供图幸运的是,手术成功了。出院时,患者握着陶振洲的手,眼中含泪,表达对医疗团队的感激。
面对环境陌生的国度,以及条件艰苦的医疗环境,很多突发情况常常难以预料,如何调整心态,做好面对挑战和适应新环境的准备是每个援非医疗队员都要接受的考验。
“参与医疗援助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医疗工作者的责任,有些地方医疗服务十分落后,需要更多医疗工作者团结努力,未来将尽更大力量改善弱势群体的医疗条件。”第三十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员刘玉磊援非一年,感悟颇深。
看到许多患者在疾病面前的坚韧与勇气,他说,未来将在医疗工作中尽心尽力,在医疗事业中不断进步。
图为刘玉磊医生与当地医生交流 受访者供图远方的家
一位中年女性患者,由于巨大脾脏导致脾功能亢进及“血三系”减少,当时去外院治疗被拒绝手术,后面来到中几友好医院就诊,这个患者经过巨大脾脏手术,终于能够坐起来,微笑着对陶振洲说“谢谢”。
“那个微笑让我在异国他乡感受到生命的希望和医患之间的深厚情感。她在经过手术后康复,重新回到家中与孩子团聚。看到一家人紧紧相拥的瞬间,我深刻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和爱的力量。”相隔万里之遥远,陶振洲想起了远方的家人。
家人是许多援非医生心中最深的牵挂。林云华也是第三十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员之一,他的孩子今年面临高考,父母年事已高,多靠爱人照顾。但当他跟家人说起自己的援非工作时,家人纷纷表示支持。在外一年,尽管相隔万里,彼此心中的想念却从未停止。
林云华说,非洲文化强调家庭角色,患者常常会带着家人一起就医。这种亲密的家庭支持让他意识到,医疗不仅是对个体的关怀,也是对整个家庭的关注。“非洲文化对生命的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让我反思自己的医疗实践,更加关注患者的整体幸福,而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本身。”他说。
第三十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的经历,是中非医疗合作的一个缩影。他们肩负着为期18个月的援外医疗任务,带着对非洲人民的深情厚谊和医疗援助的坚定决心,在这片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土地上耕耘。
截至目前,中方已与41个非洲国家和地区的46家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共建25个专科合作中心,包括心脏、重症医学、创伤、腔镜等专业,填补了当地数千项技术空白。
中非医疗合作是中非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领域之一。据了解,未来中方将继续向有需要的非洲国家派遣高水平医疗队,深入推进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支持重点专科中心建设,共同提升中非医学发展和医疗服务水平,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卫生健康合作。(完)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