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杭州:“破局者”余杭为何值得关注?

发布时间:2024-11-10 03:45:13 来源: sp20241110

   中新网 杭州10月27日电(王逸飞 张煜欢)亚运会的成功举办,让杭州被越来越多人了解和记住。其所呈现的科技、社会、文化面貌,也成为全亚洲感受中国城市发展脉搏的窗口。高光背后,何以高光?在不断向前的城市化和高质量发展新命题中,这种思考“正当时”。

位于余杭区的杭州未来科技城。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解局杭州,继武林和湖滨地区、钱江新城后,被视作城市第三中心的余杭是颇具代表性的“观察样本”。自2021年杭州行政区划优化调整以来,当地在创新驱动发展、宜居城市建设、文化活力激发等方面,愈发成为杭州的新引擎。如今年前三季度,余杭实现GDP2129.79亿元,总量继续居浙江省第一;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速达9.1%,列杭州首位。

  余杭向“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的加速跃变,浓缩呈现杭州改革发展路径的同时,也改变着既有的城市发展格局。在城市多中心模式成为“强城时代”普遍路径的背景下,关注这样的“破局者”,意义不仅限于一城一地本身。

  回归“第一区”背后

  杭州亚运会上,保障医疗急救运力的无人机、可模仿人类体温和呼吸的智能巡检灭蚊机器人等科技应用让人眼前一亮;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上,火炬手借基于脑机接口技术支撑的智能仿生手点燃主火炬,让世界看到科技的温暖……这些令人称奇的科技产品,全部来自余杭的企业。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开幕式上,游泳运动员徐佳玲用智能仿生手点燃主火炬。王刚摄

  一切并非偶然。在余杭,科技创新是最重要的名片之一,也是其能在浙江激烈的县域经济竞争中占据GDP头把交椅的关键。

  两年半前,杭州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落地,作为浙江唯一GDP超3000亿元区(县、市)的原余杭区“一分为二”,新的余杭裂变而生。而依靠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创新引擎,其仅用一年半时间便重回“第一区”。

  动力何在?在前述智能仿生手研发企业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韩璧丞介绍,公司已拥有关键核心技术专利200余项。在余杭,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已遍地开花,目前当地已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4家。

  此外,这里还有之江、良渚、湖畔、天目山四大省实验室和浙大超重力大科学装置等一大批高能级科创载体,阿里巴巴、中电海康、字节跳动等大批创新龙头企业,仅人工智能小镇就累计引进1300个项目……前三季度,余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0%左右,总量继续领跑省市。

  动力何来?近年来,从创新余杭“黄金68条”产业新政,到实施创新策源工程、未来产业工程等“十大工程”,再到制定出台聚焦五大产业生态圈及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余杭区“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创新生态更加完善。

  此外,抢占未来产业布局制高点,让余杭产业业态越来越丰富。在当地,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未来网络、集成电路、元宇宙、量子信息等产业已成“气候”。

  创新是余杭这些年来快速发展的制胜法宝。据了解,目前,余杭正全力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和未来产业引领地,全力构筑创新人才蓄水池,全力建设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人口向西”的蜕变

  产业的繁荣,正让“人口向西”成为杭州一大人口流动趋势。例如去年,余杭常住人口增量高居杭州各区(县、市)首位。这种景象带着一种双向促进——民众需求推动着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宜居城市的打造又吸引着越来越多人踏上这片土地。

  向历史纵深看,新世纪以来的20年,余杭走出了从农业大县到产业新区蜕变之路,也集聚起发展人气。并不甘于充当一座“通勤”城市的余杭也深知,“烟火气”才是让人气持续、城市恒强的关键。对于让城市成为高品质生活空间这道“必答题”,余杭近年将其作为了一道“抢答题”。

杭州市理想实验学校。张煜欢摄

  两个月前,位于杭州良渚的杭州理想实验学校开学,这是余杭着力打造的理想教育集团的核心引领学校。良渚街道相关负责人坦言,其也让当地的教育短板进一步补齐。

  直面民生供给弱项,余杭在教育配套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杭州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后不久,当地便提出五年内建设百所以上高品质学校;去年,其推进新名校集团化办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快速扩张;今年以来,余杭建成学校项目23个,新增学位1.38万个。

  医疗方面,近两年,在与数家省级医院合作借好“外力”的同时,当地也在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内功”。一个典型案例是,这里建立国内首个医共体无人机医疗检验样本配送网络,让最基层的卫生站点也能为民众带来“便捷高效”的就医体验。

  对于余杭人而言,种种变化是快速且真实的——以往并不多见的音乐节等文化演艺活动开始成为“常规操作”,近两年新增的超11万平方米嵌入式体育场地,以及容量为6万人的专业足球场即将开工建设,让城市更加充满活力;杭州西站的开通让当地加入“轨道上的长三角”;在社区出现的一个个“五星幸福体”,让“一老一小”和残疾人等感受着城市温度……

  从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综合考评位列全省第一,到今年入围“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选城市(区)名单,这座“年轻”城市的软实力正得到越来越多认可。更重要的是,在全面推进共同富裕时代,从产业新城向宜居城市迈进的余杭,也在城市新区解答产城融合命题中提供了解法参考。

  不止于“良渚”

  不久前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中方提出的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中,“举办‘良渚论坛’,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位列其中。

  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古城遗址,正是余杭的另一张名片。近年,余杭并未停留在保护好遗址的基本层面,而是以更大力度传承好、弘扬好良渚文化,努力推动文化成为城市发展新引擎。

  一方面,其推动良渚文化的影响不止于遗址范围、不止于文化领域。去年底,余杭提出以良渚文化为龙头,在当地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迭代构建包括其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五千年发展轴在内的“两廊一轴”发展空间新格局,将五千多年的良渚文化、两千多年的运河文化、一千多年的径山文化、双千年古镇文化、苕溪文化和现代数字文化等串珠成链,打造出文化之廊、生态之廊、共富之廊。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另一方面,其推动良渚文明的魅力不止在当地释放、不止在国内传播。

  7月,由 中新社 与杭州市政府指导,余杭区主办的“良渚古城·雅典卫城”中希文明对话活动举行,推进中国与希腊、良渚古城与雅典卫城的文化交流互鉴。希腊前总统普罗科皮斯·帕夫洛普洛斯评价,“良渚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文明交流对话的可能,这也是尊重文明之间本质差异的体现。”

  杭州亚运会期间,余杭也邀请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外宾、外媒记者等纷纷走进良渚,体味杭州历史、中华文明之厚重。来自叙利亚的记者比拉尔·迪布说,“中国这一古老的东方国度果然魅力无穷,中国政府在遗产保护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浙江正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在文化上的“破局”,正让余杭更有自信、更具动力。该区提出自觉站在“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的战略高度,打造体现良渚标识度、彰显中华文化特色、具有国际传播力的中华文明标识,全方位擦亮“看五千年中国来良渚”金名片。

  以科技创新寻找动力,以共同富裕增进凝聚力,以文化繁荣激发活力,这是余杭也是杭州正走出的路子。其背后也证明着,发展,从来不是按部就班;向前,总会拥有无限可能。(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