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8:30:12 来源: sp20241122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4年3月8日在第十四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张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议,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坚持能动司法,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推动审判工作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最高人民法院收案21081件,结案17855件,同比分别增长54.6%、29.5%。全国各级法院收案4557.4万件,结案4526.8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5.6%、13.4%。
一、做实为大局服务,以能动司法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落实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求,找准司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结合点、着力点。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依法惩处从事间谍活动的梁成运等,形成有力震慑。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持“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审结涉黑恶犯罪案件1855件11191人,同比增长5.1%(件数,下同),其中36件认定不构成黑恶犯罪。推动打早打小,针对金融放贷、市场流通等重点领域以及农村家族宗族势力黑恶犯罪,提出防治建议,促进长效常治。
促进公共安全治理。依法严惩重大恶性犯罪,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审结故意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5.2万件6.2万人,同比增长17.2%,对杀害多人、潜逃多年的劳荣枝依法核准、执行死刑。审结涉毒品犯罪案件3.3万件5万人,同比下降10.4%,对大宗走私、制造毒品犯罪分子、累犯等坚决重判。严厉惩治境内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1万件6.4万人,同比增长48.4%。坚持宽严相济,严惩幕后“金主”、组织头目和骨干分子;对受蛊惑出售出租“两卡”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沦为电诈“工具人”的在校及刚毕业学生等依法从宽处理,加强教育警示。审结涉枪爆犯罪案件7998件10090人,同比持平。二氧化碳气体爆破属新技术,相关产品尚未列入国家民爆物品名录,对运用该技术生产民爆物品的行为,法院考虑其用于生产且严格管理,认定不构成犯罪,同时推动有关部门将新产品纳入管理名录,规范、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
在反腐败斗争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始终坚持对腐败犯罪依法严惩,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2.4万件2.7万人,同比增长19.9%,依法惩处沈德咏、盛光祖、李文喜等30名原中管干部,赃款赃物一律追缴。落实受贿行贿一起查,严惩多次、巨额、向多人行贿犯罪。高某向某城投公司高管行贿1200万元承接该公司金融业务,法院以行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120万元,违法所得1.02亿元全部追缴。审结外逃人员回国受审案件371件,依法判处外逃20年“百名红通人员”许国俊无期徒刑;审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没收违法所得特别程序案38件,追缴违法所得4.5亿元及价值数亿元房产等,坚决打破腐败分子“一人逃亡、全家得利”的迷梦。
助力加强金融法治建设。一体做实解纠纷、防风险、促治理,审结金融案件303.2万件,同比增长8%。针对信用卡和保证保险合同纠纷持续增长,发出2号、4号司法建议,促进授信审查、规范保险业务,协力加强金融监管。加大对资本市场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判罚力度。某新三板公司在股票发行中虚增营收3亿元、少披露银行借款10亿元,欺诈增发股份,法院判令其赔偿投资者4900万元,公司高管承担最高100%连带责任,疏于核查验证的中介机构承担20%连带责任。金融行为须合规,高管违法要严罚,中介失职必追责。
依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制定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7条意见,把依法平等保护原则融入司法政策、落到个案办理,以法治的确定性助力提信心、稳预期、促发展。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实事求是、依法再审纠正涉产权刑事冤错案件42件86人。将社会危害性作为判断罪与非罪的根本标准,坚决纠正把经济纠纷当犯罪处理,一、二审对16家企业、34名企业主和管理人员依法宣告无罪。力解中小企业急难。推动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执行到位金额187.8亿元。辽宁高院积极作为,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相关行政机关主动履约,法院执结行政机关为被执行人的积案1702件19.4亿元,做实维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上海法院会同金融机构建立小微企业涉诉信息澄清机制,据实为涉诉企业“正名”,半年来已帮助122家小微企业获得信贷3.2亿元。助力完善企业治理。有力支持民营企业反腐败、“打内鬼”,审结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职务侵占案件6779件8124人,同比增长26.6%。对658家涉案民营企业适用刑事合规程序,依法从宽处罚同时,充分运用第三方监管机制,促其合规经营。司法当好民营企业“老娘舅”,重在真厚爱真严管!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从刑事领域拓展至民事、行政、执行领域,相关案件已达1711件。某纺织印染企业超标排污多次被罚、资金链断裂、陷入半歇业,法院会同环保部门促其合规整改、更新环保设备、全面复工复产,去年四季度产值同比增长85.7%,几近压垮企业的债务基本清偿。司法助力企业走出困境,有政策、有空间,携起手,更有作为!
破产审判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审结破产案件2.9万件,同比增长68.8%,力促“僵尸企业”及时出清,涉及债权2.3万亿元。引导可重整的不清算,助“危机”企业寻“新机”,审结破产重整、和解案件1485件,762家陷入困境企业成功重整,盘活资产8790亿元,11.8万名员工稳住就业。审理易安财险破产重整案,引入实体企业投资35亿余元,清偿全部债权,众多投保人利益得到保护,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助力企业“破茧重生”。深圳法院2021年起实施《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受理个人破产申请227件。梁某被法院裁定适用个人破产重整程序,与债权人协商免除利息和滞纳金、三年内偿还本金,梁某努力打拼、积极偿债,提前15个月完成履约,我国境内首宗个人破产案审结执结。个人可破产、可重整,更可再创业!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9万件,同比增长1.8%。适用惩罚性赔偿319件,同比增长117%,判赔金额11.6亿元,同比增长3.5倍。审理“蜜胺”发明专利及技术秘密侵权案,在判令侵权方赔偿2.18亿元基础上,执行中促成全面和解,侵权方获得使用许可,权利人最终获偿6.58亿元,刷新国内知识产权案件纪录。“钓鱼式维权”须遏制。某公司宣传其“自助建网”软件可“免费”下载使用,却以用户未在网站页面保留其版权标识等为由,提起诉讼9000多件。法院审理认为,其以不当经营方式诱发大批量“侵权”,靠索赔获利不应支持,大幅下调判赔标准,批量诉讼应声而落。携手同行,走得更远。两家均拥有专利近千项、估值超百亿的“独角兽”企业多次互诉侵权,法院引导双方摒弃零和思维,就10多起专利纠纷促成一揽子和解。发出保护电影知识产权3号司法建议,推动金鸡百花电影节首次举办电影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影视从业者对影视创新创作更有信心,以多种方式在作品中、映前广告里共融共创“观影是享受,守法是义务”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着眼区域发展需要,支持重庆、成都、乌鲁木齐设立集中管辖的环境资源法庭,支持南京、青岛设立国际商事法庭。举办第五届京津冀司法论坛,京津冀法院全面加强司法协作,助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沪苏浙皖法院推动区域司法协同,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法治动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出台意见服务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举办2023长白法治论坛,辽吉黑及内蒙古法院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成渝金融法院发挥跨省域管辖作用,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围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强化司法政策供给,助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审结环境资源案件23.2万件,同比下降5.8%,其中涉环境污染案件5386件,同比下降11.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严惩环评造假行为,对弄虚作假、情节恶劣的“环评报告贩子”定罪判刑,终身禁止环评执业。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会同国家文物局发布典型案例,提升文物保护管理与利用法治化水平。福建、陕西等10地法院建立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协作机制,一体守护自然瑰宝。发布司法服务“双碳”指导意见,审结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案件17万件,同比下降8.2%,涉碳案件108件,同比增长21.3%。某电力公司未履行全额收购风电和光伏发电法定责任,被提起公益诉讼,经诉中调解,承诺投资数亿元用于新能源配套电网建设,促进行业形成共识:法定义务须履行,“弃风弃光”不可行。
服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助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升涉外司法效能。审结涉外民商事案件2.4万件、海事案件1.6万件,同比分别增长3.6%、5.3%,平均审理时间缩短近10天。某境外海域船舶碰撞案,多国享有管辖权,外国当事人选择我国法院管辖并协议适用中国法,经引入外轮所属希腊船东保赔协会共同调解后全额履行。我国民企在海外承建体育场馆被拖欠巨额工程款,1670万元履约保证金也被不当索赔面临划扣风险,我国法院准确适用国际通行的止付令机制,48小时内裁定要求境外银行中止支付,并受理保函欺诈诉讼,促使涉案外方40天内付清工程款。尊重并运用国际规则和惯例,更利平等保护“一带一路”各方利益。便捷规范化解国际商事纠纷。深化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促进诉讼与仲裁、调解有机衔接。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发挥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61位委员作用,主持调解国际商事纠纷、为域外法查明和适用等提供咨询意见。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国际商事法庭成功调处一中外企业间标的额10亿元纠纷,促使双方各自撤回境内外多起关联诉讼,合作关系得以修复。调解这一“东方经验”漂洋过海,彰显中国法治智慧。审结商事仲裁司法审查案件1.6万件,同比增长5%;加强仲裁监督,裁定撤销仲裁裁决552件,同比持平;裁定承认(认可)和执行境外仲裁裁决69件,同比增长16.9%,仲裁友好型司法环境深受认可。深化司法国际交流合作。举办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司法合作国际论坛、中国—上合组织国家地方法院大法官论坛等,与新加坡最高法院签署司法调解合作备忘录。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约》开放签署,成为首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联合国国际海事公约。
二、做实为人民司法,以能动司法保障和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如我在诉”意识办好每一起民生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贯彻实施好民法典。用准用好民法典新制度新规则,以公正司法引领风尚。制定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针对合同效力的认定、“阴阳合同”和“名不符实”的处理等明确裁判标准,弘扬契约精神、促进公平交易。用好民法典遗产管理人制度。顾氏三兄弟为孤寡老人养老送终,能否分得遗产形成诉讼,法院判定三人因扶养事实有资格申请指定遗产管理人,进而分得相应遗产。敬老助老美德善举,司法褒奖就是引领。准确把握民法典医疗机构免责事由规定,明确医疗机构善尽诊疗义务或限于当时医疗水平难以诊疗的不担责,让符合规范的诊疗活动有保障,全力救治患者的医生受保护。
用心办好百姓身边案。审结涉教育、就业、养老、食品安全等民生案件539.1万件,同比增长14.2%。关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典型案例,明确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规则,兼顾左邻右舍、楼上楼下不同利益,引导互谅互让,携手解决老年人、残疾人上下楼难题。我国超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工伤认定、社保缴纳等方面存在堵点,每年约5万件此类劳动争议诉至法院。发出5号司法建议,协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加强对超龄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引导和保障“老有所为”,助推劳动力市场规范有序发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审结涉新业态劳动争议案件14.2万件,同比下降10.2%。根据实际用工,判断外卖小哥等与平台企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破除以劳务连环外包、诱导注册个体户等方式规避用工责任的“障眼法”。明确把“付出实质性劳动”和“明显占用时间”作为线上“隐形加班”的认定标准,让在线工作有收益,离线休息有保障。有力支持依法维权。加大拖欠薪资案件审判执行力度,帮助农民工追回21.8亿元“辛苦钱”。依法审理“宠物伤人”案件,发布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典型案例,明确饲养宠物是个人权利、管住管好是法定义务。李某向多地制销30余种不合格农药,严重危害收成、农民损失惨重,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昭示:坑农害农、国法不容。
用情断好百姓家务事。审结婚姻家事案件217万件,同比增长19.5%。充分运用民法典离婚经济补偿、隐瞒重大疾病可撤销婚姻等规则,有力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协同妇联等单位运用家事调查、调解等机制,联动化解婚姻纠纷。家暴不是“家务事”,反家暴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发布2批反家暴典型案例,对以“爱”之名家暴未成年人、离异后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予以司法规制。明确恋爱、同居遭遇对方暴力,可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发出各类人身安全保护令5695份,同比增长41.5%。牟林翰凌辱同居女友致其自杀,以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确立了婚前同居施暴须以家庭成员承担刑事责任的司法规则。社会在发展,司法须前行。
助力保交楼稳民生。出台司法解释,明确商品房已售难交付纠纷债权受偿顺序,优先保障购房群众权益。发出1号司法建议,推动健全合同网签备案与预告登记衔接机制、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强化预售信息查询和购房风险提示,促进做实保交楼、防纠纷。湖南某民营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法院审理推动重整引资、复工续建,促成13家关联企业成功合并重整,盘活资金168亿元,解决1.6万户交房难题。
从严惩治网络暴力。针对网络暴力“按键伤人”、“按键杀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出台司法政策,严惩网暴恶意发起者、组织者及屡教不改者。明确网络侮辱诽谤,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身心严重损害后果,或者随意以普通公众为侵害对象等,以公诉案件追究刑事责任。审结网络诽谤公诉案件32件,判决有罪人数85人,同比分别增长10.3%、102.4%。杨某为泄私愤在网上散布未成年人私密信息,致被害人不堪受辱自杀身亡,被提起公诉,法院以侮辱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公权力要为受害者撑腰,网暴行为必须付出代价。
全方位呵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审结案件4.1万件6.1万人,同比增长28.5%。法律和伦理底线不容挑战。对“姐弟坠亡案”被告人张波、叶诚尘,假借恋爱性侵多名幼女的倪笃群,线上“隔空猥亵”线下威逼强奸的王小山、孙保昌等,依法判处死刑。督导失责父母当好合格家长。未成年人孙某因父母忙于生计、疏于陪伴,沾染不良习气致违法犯罪。法院判罚后向其父母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督促履行监护责任、关注孩子身心健康。经回访,在父母关爱下孙某回归正常生活。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依法惩治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但不纵容。同时,努力教育感化挽救失足未成年人,对情节轻微并有悔罪表现的依法适用缓刑7690人,同比增长63.8%,持续做好回访帮教,落实犯罪记录封存。3.7万名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走进课堂播下法治种子,融司法保护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和政府保护。依法引领校园保护。小学生体育课意外受伤,家长起诉学校,校方已尽必要教育管理责任和救助义务,法院判定学校不担责。对学校依规组织体育活动等不施以苛责,有利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学生校内“抽凳子”玩闹受伤,学校强调学生守则,老师经常提醒,已充分尽职,法院判决由“闯祸”孩子家长担责。孩子虽在校,家长也有责,校园安全须共同守护。
久久为功解决执行难。执结案件976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2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13.1%,初次执行结案平均用时67.9天,同比缩短7%。注重区分失信与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失能”。对有能力履行却恶意逃避、抗拒执行的,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开展被执行人违反“限高令”乘机专项整治行动,罚款2736人次,拘留1876人次,移送追诉拒执犯罪176人。针对“黄牛”和中介平台帮助“老赖”绕开“限高令”非法牟利,移送相关违法犯罪线索,推动对其一并追责,斩断灰色利益链条。对核实确无能力履行义务的,不纳入失信名单,记录失信320.7万人次,同比下降3.1%;为努力偿债的被执行人及时修复信用208.3万人次,同比增长15.9%,依法执行、人性化执行受到称赞。做实以执行促发展。善用“活封活扣”、执行和解等措施,以“放水养鱼”更实保障各方权益。某地产企业被申请财产保全,楼盘面临烂尾风险。法院通过公开听证,以资产置换方式解冻账户6100万元资金,府院联动设立“共管账户”确保专款专用,促成执行和解,实现全面复工。保生产经营不停,利双方更利发展。交叉执行化解难案。针对久执不结案件,力推异地法院交叉执行,排除各种干扰,攻坚难案积案,把法律规定的提级执行、指定执行落到实处。去年10月以来,异地交叉执行案件10767件,取得实质进展4203件,执行到位金额206.7亿元。
强化人权和诉讼权利保障。做实人权司法保障。坚持罪刑法定、证据裁判、疑罪从无,对465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339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同比分别增长31.4%、22.4%。实事求是、依法纠正冤错案件,再审改判无罪87件122人,同比增加21件42人。向涉诉困难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8.4亿元。做实以程序促公正。老百姓到法院是为了解决纠纷,事实之争、法理之辩,要做实“庭上见”。二审开庭率增长10.55个百分点,再审审查询问、听证率增长3.04个百分点;上诉率下降0.18个百分点。做实“有信必复”。针对涉诉信访多为重复访的情况,以“就是头拱地也要把人民的事办好”的决心推进“有信必复”。去年9月以来,全国法院7日内程序性回复19.1万件,期限内回复率91.4%;实质性答复10.7万件,期限内答复率95.6%。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带头,各级法院领导包案办理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妥善化解“停尸不化”14年“骨头案”等一批陈年积案。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律师、社区工作者等对疑难复杂案件公开听证,既解“法结”,更化“心结”。
有力维护国防利益、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严惩破坏军事设施、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等犯罪,审结相关案件318件,同比持平。加强涉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科技强军。军事法院全面加强军事行政诉讼工作,助推依法治军。用心用情做好涉军司法服务,海南军地法院协同实现部队常设、法院巡回、舰艇流动等法律服务站全覆盖。某战士父亲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去世,“拥军法庭”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办理,依法促调赔偿到位,为军属解忧、让军人安心。某测绘公司无人机“黑飞”,异常空情造成国防战备资源耗损,河北法院判令承担赔偿责任,并与军地相关单位会商,加强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切实服务国防战备、保障军事安全。
强化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保障。审结涉港澳台案件2.5万件,同比下降5.8%;办理涉港澳台司法协助互助案件9265件,同比增长17.3%;审结涉侨案件7279件,同比下降62.9%。浙江、福建、广东法院探索“海内+海外”、“线上+线下”侨益保护路径,便利侨胞诉讼。台商林某将合作公司诉至法院,台胞调解员以同乡同音优势促成调解,维护争讼双方合法权益。292名港澳台青年学生在人民法院交流学习,深度了解国家法治建设与发展。加强与港澳司法机构交流合作,创设内地与香港法官双向交流机制,第七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司法高层论坛在澳门成功举行,共同为中华法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三、做实抓前端、治未病,以能动司法促推国家和社会治理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抓实诉源治理,促推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治理、源头治理。
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2013年以来,全国法院案件总量以年均13%的增幅快速上涨,10年增加2.4倍;法官年人均办案由2017年187件,增至2023年357件,人案矛盾日益突出。推进“总对总”多元解纷。会同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金融监管总局等13家单位建立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携手发挥行业专业调解优势,努力把各类纠纷化解在成讼之前。全国法院通过委托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专业调解组织等成功调解纠纷1199.8万件,同比增长32%,占同期诉至法院民事行政案件总量40.2%。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责。会同司法部召开全国调解工作会议,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街镇社区、各行各业落地落实。通过业务培训、案例指导等方式,不断提升调解质效,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培训调解员47.2万人次。内蒙古呼和浩特赛罕区法院在13家银行指导设立金融纠纷诉源治理工作站,去年化解纠纷3500件,占全区金融纠纷总量1/3。
做实行政争议诉源治理。近年来,行政案件上诉率居高不下,亟需做实依法监督、协同治理,助推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建设。监督支持依法行政。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规范工伤认定、土地征收等行政执法标准和程序,合力加强重点领域纠纷源头治理。山西、黑龙江、上海、河南、广西、海南等25家高院研判行政诉讼情况,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推动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周某与配偶经法院调解离婚,婚姻登记信息系统未及时变更,当事人无法办理公积金,请求变更婚姻登记信息遭拒。江苏法院判决婚姻登记机关依法履责,并推动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建立相关信息共享机制,做实“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支持行政复议发挥更重要作用。贯彻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与司法部举办首届全国行政审判行政复议工作同堂培训,统一执法司法理念、标准,支持行政机关严格执法,推动行政违法行为更多通过复议予以纠正,促进行政争议及时有效化解。努力实现行政诉讼案结事了政通人和。一些行政争议涉及面广、矛盾复杂,“一判了之”解决不了、解决不好,要在法律框架内寻求群众更满意、政府也支持的最佳方案。审理周某等诉县政府行政赔偿申请再审案,指导地方三级法院协同化解,彻底解决当事人历经3年、4次诉讼没有解决的争议。综合施策取得成效,行政案件上诉率下降1.68个百分点。
坚持办案就是治理。法院通过审判明规则、促治理,是履职重要方面。针对近年来涉彩礼纠纷增多甚至引发恶性案件,制发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既尊重传统习俗,又明确禁止以彩礼为名索取财物,依法遏制高额彩礼,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针对“知假买假”索赔有利惩治假冒伪劣,也存在借维权敲诈等乱象,发布典型案例,亮明惩治造假售假司法态度,同时明确只在“生活消费”范围内支持惩罚性赔偿请求,公众、商家广泛认可,延宕20多年“知假买假”裁判标准不一问题得到规范。张某46次刷卡购买46枚过期咸鸭蛋,依据赔偿金额不足1千元按1千元赔偿的规定,起诉商家赔偿4.6万元。法院以不符合消费习惯不予支持,依法认定总价款101.2元为“生活消费”,支持10倍惩罚性赔偿共1012元。“两高两部”制定完善醉驾法律责任意见,衔接刑事惩罚与行政处罚,落实宽严相济、重在“治理”。2020年8月,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制发依法适用正当防卫的指导意见,2021年至2023年,对77名被告人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付某酒后夜间到马某家砸门、叫嚣杀人,马某告知其找错人并报警,付某不予理会并砸碎多片窗玻璃,马某持刀出门制止,付某与其厮打,马某手、背部受伤,付某被刀伤多处致失血性休克死亡,法院认定马某属正当防卫,宣告其无罪!“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是口号,“第二十条”已被唤醒,还要持续落到实处。
深化用好司法建议。司法建议重在堵制度漏洞、补治理短板。制定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规定,以规范促实效。最高人民法院示范带动,制发1至5号司法建议,各级法院跟进发出司法建议9429件,携手相关部门力促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安徽滁州法院针对物业纠纷大幅增长情况,向职能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府院联动开展专项整治,该类案件同比下降58.6%,司法建议内容被纳入正在制定中的地方性法规。
充分发挥律师促公正、助治理作用。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全国律协建立“四方会商”机制,推动解决制约律师作用发挥的堵点难点问题。对阻碍律师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等问题,畅通反映渠道,及时调查处置,保障律师依法执业权利。促推建立律师参与调解市场化机制,共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杭州法院协同司法局、律协等开展以律师调解为主的市场化解纷试点,两年来律师调解员化解纠纷2.4万件。“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得到律协和广大律师有力支持,一批优秀推荐案例已获首批入库。
四、抓实审判管理和队伍建设,以能动履职保障司法公正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从严管党治院,把审判管理融入队伍建设,坚决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以扎扎实实“学思想”促进“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带着信仰信念和使命担当学思想,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大兴调查研究,让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把“调研促进办案、办案也是调研”落实落细,查找问题242个,转化调研成果184项。对矛盾实质化解不力等11个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改,一体推进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刀刃向内解决顽瘴痼疾。改革完善诉讼文书公告送达机制,将主要由纸媒发布改为除法律明确规定外一律网上发布;原数周见报,现当天上网,费用减少1/3。深入开展向“时代楷模”鲍卫忠等英模学习活动,涌现出周淑琴等一大批秉公司法、公正为民的好法官好干部,黄光德等14名司法人员倒在法庭、牺牲在执行现场,为党和人民的审判事业献出宝贵生命,永远激励我们奋力前行。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坚定不移推进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司法体制改革,与时俱进、深化落实。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压实院庭长审判监督“阅核”职责,各级法院裁判质效进一步提升。推动解决法官逐级遴选落实中的问题,优化人员分类管理,让广大干警职业发展可预期、干事创业有劲头。深化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改革,进一步做实审判机关重心下移、就地解决纠纷、方便当事人诉讼,做优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最高人民法院”。持续深化司法公开,每季度公开发布司法统计数据。加大裁判文书上网力度,今年已上网文书216.5万件,同比增长111.6%,覆盖审判领域增加、案件类型增多;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上网文书3.5万件,同比增长4.7倍。重视保护涉案当事人隐私等合法权利,隐去相关识别信息,确保当事人及其家人生活工作、企业单位经营发展不受文书上网影响。
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制定司法解释15件,发布指导性案例13件、典型案例57批610件。规范提级管辖和再审提审,上级法院提级管辖具有指导意义、重大社会影响案件2205件,同比增长110%。严格发回重审、指令再审条件,上级法院依法能改判的不发回,防止程序空转。创建“人民法院案例库”,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入库案例,法官办案必须参考;同时向社会开放,供当事人诉讼、律师办案、学者科研、群众学法使用。建立贯通四级法院的“法答网”,及时解答法官提出的法律适用问题。去年7月1日“法答网”上线以来,累计提问28万件、答疑23万件,据此总结修改或起草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27份。
充分发挥科学考评“指挥棒”作用。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工作部署,贯通案件质量管理和全员考核。完善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将年度结案率调整为审限内结案率,去年审限内结案率为97.7%,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多年难以解决的一些地方“年底立案难”问题从根子上得到治理。设定“案-件比”指标,强化案件全周期管理,努力促进一审案结事了,防止“一案结多案生”、徒增群众讼累,全国法院“案-件比”逐月改善。开展长期未结、久押不决案件专项清理,全国法院审结三年以上未结诉讼案件1914件、久押不决案件2455件6909人,清理占比分别为81.3%、86.8%。
把严管就是厚爱落到实处。严格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院政治责任,自觉接受、大力支持各级纪委监委及其派驻机构加强监督。最高人民法院17名干警因违纪违法被查处,地方各级法院1128名干警因利用审判执行权违纪违法被查处,追究刑事责任420人。贯通司法巡查、审务督察,见人见事通报问题,层层传导严的压力。狠抓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落实,把管住“案”作为管住“人”、治好“院”的落点,靶向整治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每月通报正反典型,121.1万人次记录报告信息193.8万条,同比分别增长7.5倍、11.8倍。
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全国法院选派123名优秀干部援藏援疆援青。督导地方各级法院深化优秀法官交流。宁夏法院优化审判资源配置,选派25名法官到人案矛盾突出的基层法院挂职锻炼。把司法能力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依托“人民法院大讲堂”等线上线下平台培训法官等484万人次。组建人民法院讲师团赴广西、贵州、云南、西藏、新疆和兵团等巡回授课60余场,培训法官等4.5万人次。接收10名挂职锻炼专家学者和130名法律实习生,助力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坚持强基导向,组织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首批确定106家相对薄弱基层法院进行精准联系帮扶,以点带面夯实审判工作现代化的基层基础。
五、自觉接受监督,以能动履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认真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及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代表高度关注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我们及时出台办理性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严惩侵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代表建议加强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人格权保护,我们出台意见,依法制裁恶意诋毁、贬损、丑化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侵权违法行为,着力建设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并接受专题询问,认真落实审议意见,以深化理念变革引领环境资源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邀请全国人大代表视察法院、参加有关会议、旁听庭审等5270人次;邀请专业领域代表共同开展诉源治理等调研,成果务实转化为“抓前端、治未病”、促推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司法政策、司法建议等。认真办理代表建议335件、代表审议意见2778条、日常建议286件,充分采纳代表意见,努力改进工作,做深做实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自觉接受民主监督。主动向全国政协通报法院工作,办理政协提案153件,走访、接待全国政协委员318人次,认真研究采纳各项意见建议。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沟通,多方听取意见,共商服务发展良策。与全国工商联等举办第五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合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
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全国法院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1.5万次,同比增长12.6%。公正审理抗诉案件1.1万件,依法改判4598件,同比分别增长1.2%、21.3%。认真办理检察建议,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意见,规范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案件办理,共同维护司法公正。
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聘任不同行业、领域特约监督员149名,认真听取主要为专家学者的特邀咨询员意见建议,努力把接受监督做深做实。切实保障人民陪审员履职,共参审案件117.2万件。通过12368热线及时了解当事人意见建议,针对问题改进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加强与社会公众互动,召开发布会28场,会同媒体深度解析“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讲好新时代中国司法故事,共促法治中国建设。
各位代表,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得益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国务院大力支持、全国政协民主监督,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检察院监督,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支持,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热忱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我谨代表最高人民法院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清醒认识到,与党和人民要求相比,法院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一是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还有差距,“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能力需提升,能动司法要不断做深做实。二是强化诉源治理的认识和能力要进一步提升,在党委领导下与有关各方形成治理合力的自觉性主动性要进一步增强。三是审判管理制度落实仍有不少问题,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有待深化推进。四是全面从严管党治院存在薄弱环节,一些审判人员违纪违法问题教训深刻,正风肃纪反腐应持续加力。五是要正视专业领域审判人才短缺等问题。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改进。
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人民法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能动司法,狠抓提质增效,完善监督体系,努力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第一,坚持能动司法,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履职尽责。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等犯罪,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犯罪。保持惩治腐败犯罪高压态势,加大对行贿犯罪惩治力度。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并促进转化运用,依法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完善数字权益保护规则。加大破产案件审理力度,充分发挥“积极拯救”和“及时出清”功能。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法治环境。妥善处理房地产开发、配租配售等合同纠纷,积极服务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强“三农”领域审判执行工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依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运用司法裁判引领法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合法权益保障。加强行政审判工作,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充分发挥司法建议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治理。
第二,狠抓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制定人民法院“六五”改革纲要。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进一步做实院庭长“阅核”。完善法官逐级遴选制度,推进员额和编制跨地域统筹使用。深化知识产权、环境资源、未成年人等审判领域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改革。完善涉外司法审判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涉外司法效能。做实“有信必复”工作,加强信访源头治理,做好矛盾实质化解。全面推进交叉执行,做优善意文明执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促推诉源治理,做实指导调解,大力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加强相对薄弱基层法院建设,抓实援藏援疆援青工作,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法院建设。加强审判监督指导,优化深化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管理,建好用好“人民法院案例库”,做实做优“法答网”。推进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以数字法院助力提质增效。
第三,完善监督体系,着力锻造堪当重任的法院铁军。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全面提升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各方面监督,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涉外、知识产权等领域专业化审判人才培养储备。抓实法院全员考核,激励担当作为。以党建促队建,贯通落实审判管理、政务管理和队伍管理。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持续落实好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推进司法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严惩司法腐败,加强法院廉洁文化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廉洁司法确保公正严明司法。
各位代表,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本次会议要求,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坚定信心、开拓奋进,求真务实、担当作为,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报告以本次大会审议通过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的文本为准)
(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