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之声

发布时间:2024-12-06 04:02:02 来源: sp20241206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党引导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如何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几位全国人大代表。

  ——编  者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公司客服中心社区经理、宁波市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钱海军:

  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志愿服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吸纳专业人才是关键。要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岗位开发,加大引才力度,将志愿服务专业人才纳入人才工作体系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工程。加强志愿者招募,鼓励政府工作人员、医生、教师、工程师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提高专业素质是基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通过定期培训、经验分享、实践锻炼等方式,不断提升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同时,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志愿者持续学习和进步,让他们在志愿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

  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的提升,还需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方法。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咨询、远程教育等新型志愿服务,让更多人受益。

  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事业,通过提高专业化水平,让专业的志愿服务组织和人才做专业的事,可以让志愿服务更有力量、更有温度、更有品质。

  (本报记者  刘军国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

  提升针对重点群体志愿服务质效

  志愿服务应以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老年人等群体为重点,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高质量的服务,实现供需双向互动、精准匹配。

  发展壮大特色志愿者队伍,动员各行业优秀人才、特别是掌握相关技能的人才成为志愿者。以助残志愿服务为例,要广泛开展助残志愿者培训,推进契合残疾人特点的助残课程、教材、师资建设,重视和关心残疾人心理健康,探索助残志愿服务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径。

  积极开展展示和评选活动,开辟专门志愿服务荣誉门类,推出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性优秀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扩大针对残疾人等特定群体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树立打造各地志愿服务项目标杆,示范带动助残志愿服务专业化和品牌化。

  总结、梳理、探索、布局、创新中国志愿服务工作,特别是志愿助残服务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提质扩容,健全制度,完善服务体系,提高针对特定群体志愿服务质量。

  (本报记者  易舒冉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县长朱学良:

  加大志愿服务政策支持力度

  在全社会开展好志愿服务,各级党委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通过财政政策、组织支持、行业合作和激励措施等手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拓宽资金渠道。把志愿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整合各级资金投入。例如用于成立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志愿者之家等,夯实阵地、搭建平台、开展服务。

  加强协调支持。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与志愿服务组织的对接和协调,提供必要的业务支持和指导;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培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推动志愿服务事业与教育、医疗、应急、环保等领域结合,鼓励并支持学校、医院、社区等公共机构与志愿服务组织合作,共同开展相关项目,形成更为完整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体系。

  制定激励政策。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培养最美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志愿服务典型,激励社会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事业。

  (本报记者  金  歆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

  构建新时代志愿文化体系

  志愿服务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学校教育为例,加强志愿服务文化建设,是引导青年学子成长成才、奉献社会、传承文明的重要方式,是涵育一流大学文化生态的重要抓手。要进一步强化有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有组织培树典型服务项目与优秀示范标杆、有组织加强志愿文化宣传阐释,构建具有特色的志愿文化体系。

  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把志愿服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社会实践,增强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在高校中,要将志愿服务融入思政工作体系、融入教育教学环节、融入思政课程内容、融入学生社会实践,培育志愿文化,弘扬时代风尚,教育引导学生胸怀“国之大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青年学生的奉献精神、责任意识、宽广视野,引领广大学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本报记者  刘晓宇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3日 18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