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13:39:55 来源: sp20241109
深巷餐馆、便利商超,街头小店变身“网红”打卡地;智能家电、新能源设备,“中国智造”走红国际大市场。这些看起来不太相关的经济现象背后,都有中小微经营主体的身影。2023年,中小微经营主体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不久前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平均值为89.2,高于2022年的88.4。
我国中小微经营主体数量庞大,一头连着社会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大局。目前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超过5200万户,此外还有1亿多户个体工商户。中小微经营主体是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毛细血管”、市场的“神经末梢”、服务群众的“经济细胞”,也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同时,中小微经营主体底子薄、抗风险能力较弱,一直面临着竞争加剧、成本上升等多种困难,渴望相关部门实施更多有针对性的普惠政策。
市场回暖,离不开政策送暖。去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提出,针对民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支持政策“免申即享”机制。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平均值企稳回升,印证了一系列宏观政策落地显效,使中小微经营主体的发展环境得以改善。
众多惠企政策中,最直接的莫过于真金白银的支持。去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2万亿元;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全年共检查涉企收费单位7.9万家,督促退还企业21.6亿元;鼓励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2023年共发行2637亿元。真心实意纾困帮扶、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包”,让中小微经营主体在经济回升向好过程中继续保持发展活力。
增强企业活力,关键在于激发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中小微经营主体要经受住市场的考验,本身就要具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去年以来,中小微经营主体苦练内功、全力而为、向上生长,推动旅游、餐饮、住宿、外贸等市场持续回暖。大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也都源自中小企业的长期积累和摸索。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3万多家,“小巨人”企业1.2万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186家。越来越多的中小微经营主体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今年,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困难和挑战。然而,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下一步,还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持续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和创新创造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为他们减轻负担,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面向未来,“小块头”必将迸发出“大能量”,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09日 05 版)
(责编:胡永秋、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