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夏冬波:包公文化为何情牵两岸远播四海?

发布时间:2024-11-28 07:38:43 来源: sp20241128

   中新社 合肥10月27日电 题:包公文化为何情牵两岸远播四海?

  ——专访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夏冬波

   中新社 记者 赵强

  包拯,北宋名臣,因其廉洁公正、铁面无私,故有“包青天”之名。20世纪90年代,台湾制作的电视连续剧《包青天》风靡两岸,掀起了一阵“包青天热潮”,包公文化影响辐射海内外。

  包公文化如何产生?包公文化为何能情牵海峡两岸并在海外广泛流传?近日,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夏冬波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予以深度解析。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千百年来,包公形象是如何具象化并受人崇敬的?

  夏冬波:包拯在世时就很出名,他的为政能力、亲民爱民的事迹和刚直清廉的形象,已经深得时人赞誉。包公的形象源于其为官期间清正廉洁的作风,及后世传说中“包青天”文学、戏剧形象的双重融合。在一代代的口传笔记中,包公形象从历史、文物包公,向文学、戏剧包公方面发展,逐渐形成了当下的包公形象。

  包拯在民间的口碑极好,后世以他为主题的话本、小说、戏曲很多,形成了包公话本小说和包公戏。如传统包公戏有《三侠五义》《包公案》《铡美案》等。以包公为主题的影视作品也很多,出名的包公影视剧有《包青天》(1995)、《少年包青天》(2000)、《凌云壮志包青天》(2005)等。

4月30日,游客在安徽合肥包公园参观。今年5月1日起,安徽合肥包公园景区免费开放,游客可通过预约入园游览,零距离领略包公文化的魅力。赵强 摄

  总的来看,包公的形象主要由历史、文物、文学和戏剧四个维度构成。四者相辅相成,又互为补充,从而造就了传承千年的“包青天”形象。

   中新社 记者:包公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夏冬波:包公文化的影响随时间和文化的演变逐渐形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包公作为传说或者故事中的主角,其人物性格和事迹“层累地”增加,因此时间与宋朝相隔越久远,包公的传说就越丰富、越传奇、越精彩。

  在宋朝,儒家伦理得到重振,强调“君君、臣臣”。因此,宋朝奉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这一政策的成熟则是在宋仁宗时期,王安石、司马光、范仲淹等一大批宋代名臣的出现,都在这一时期。在此氛围下,许多其他官员的一些优秀事迹也被加在包拯身上,使得包拯成为为官之人的榜样。

  其次,宋代经济催生了瓦肆等娱乐场所和话本小说,包拯形象的广为流传恰逢其时,成了话本、公案小说创作者首选的塑造对象,虚构的成分越来越多。宋朝灭亡后,元代戏曲、明清小说,都需要包拯这样的创作素材,不断推陈出新。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文学的包拯越来越丰满,一个戏剧的包拯越来越精彩,而一个历史的包拯却被越来越淡化。

  再次,宋元以来民间文学催生“清官文化”,包拯化身“青天”,成为“清官”文化符号之一,名扬天下,自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中新社 记者:包公文化是怎样在台湾传播的?

  夏冬波:包公文化在台湾主要通过建包公庙、开展民间崇拜祭祀活动和包公文化研究中心推动等方式,让包公文化传播出去。

5月27日,台湾包公文化研究发展总会访包公故里。赵强 摄

  台湾岛内历史最悠久并被誉为“包公祖庙”的是云林县四湖乡三条仑的包公庙,又称海清宫,始建于1738年(清乾隆三年),由泉州移民兴建,迄今已有286年的历史。岛内各地立庙多从此分灵。

  云林包公庙奉祀的包公被尊为“阎罗天子”。这个称呼最初命名来自安徽合肥包家庄包家祠,是因后人认为包拯死后成仙,掌管阎罗殿第五殿。20世纪80年代,这座庙宇进行了重修,规格完全遵照古制,木结构都是以榫连接,许多精美石刻、木雕、彩绘,内容以包公审案的故事为主,材料多来自大陆,工艺是请福建工匠来做,大殿的点金柱颇具特色。

  台北、彰化、高雄、新竹等岛内多地建有包公庙,供奉的包公主神,大多移自大陆。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高雄大寮的开封宫,始创于1969年,奉祀马国公(包公)为主神,以农历八月十五日为“包公圣诞”。20世纪80年代,此庙重新修建时,既仿照了云林包公庙,又受到大陆开封包公祠的影响。

  海峡两岸,血浓于水。包公文化在两岸的传承,自明清以来尤盛,可谓源远流长。

   中新社 记者:包公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夏冬波:包公作为清官文化的代表人物,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5月27日,两岸共同讲好包公故事座谈会在安徽肥东举行。赵强 摄

  在台湾,民间崇拜包公非常普遍,节庆活动也比较多。如:云林包公庙,每年农历七月初十举行“阎罗天子千秋庆典”,用以祈福避灾,日久成为习俗,各地的分灵神祇、信徒都会回祖庙进香朝拜。2006年8月,为庆祝包公渡台济世268年,云林包公庙第一次邀请岛内各地2万多人前来团拜,典礼依照古礼进行,场面隆重热闹,一派香火鼎盛的景象。

  岛内很多信众在家里供奉包公像。最具特色的是:包公庙被编入了乡土教材,如台湾云林县一本教科书中的一个单元是“拜访海清宫”,了解海清宫的沿革及建筑结构,培养学生爱护乡土的情怀。

  在台湾,包公庙的功能在不断扩展,参与民间创意生活,赋能乡土文化产业链。包公不再抽象于历史传奇、信仰精神之中,实际已从孝肃廉明的名臣、公理正义的象征、反腐倡廉的教材,升华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中新社 记者:您认为应如何扩大包公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夏冬波:包公文化在汉文化圈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据考证,早在明代,包公的大名就已跨越国界。明代郑和下西洋,既向海外传播了包公文化,也带回了海外敬仰包公的信息,如在1484年(明成化二十年)的史籍中,就出现了“虽海外杂国莫不知其名而敬慕之”的文字描述。尤自明清以来,中华传统文化随百姓迁移海外而在海外广泛传播,其中就包括包公文化。在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都建有为数不少的包公庙,同时还有各种形式的包公祭祀和纪念活动。

  合肥包公祠位于包公幼年读书处的香花墩上,是全国各地祭祀包拯的专祠中存续时间最长的,也是海内外包公祠的“祖庭”。包公后人多次集聚合肥,在包公墓拜祭和怀念先人。也有一些来自西方国家的包公爱好者来合肥参观考察。

  在文化传播与交流日益便捷和频繁的今天,包公文化正在超越时空和国界的限制,走向世界,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独特的精神标识,为越来越多的海外民众所认同和喜爱。(完)

  受访者简介:

夏冬波。受访者供图

    夏冬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武汉科技大学国学研究中心终身客座研究员,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近年来发表研究包拯文章多篇,完成包公文化研究课题多项。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