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03:50:43 来源: sp20241230
新华社天津7月3日电(记者毛振华 梁姊)天津市7月2日召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会,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市乃至全国开发开放的前沿,其支撑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明确。从改革开放初期在这里写下“开发区大有希望”,到如今在滨海新区这片沃土上,改革引领、乘势聚能,开放层次和水平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新高地轮廓日益清晰。
培育外企扎根沃土
不久前,丹麦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宣布,将在位于滨海新区的全球战略生产基地增资约40亿元人民币,用于无菌制剂扩建项目。诺和诺德此次大规模增资,距离上次仅过去一年有余。
对外开放程度怎么样,外企是风向标。今年以来,外企投资滨海新区捷报频传:玛氏天津宠物食品工厂投产、格拉默内饰天津生产基地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天津波音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三期扩建项目投入使用……
作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门户,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滨海新区就是外企投资兴业的热土。摩托罗拉、三星、雅马哈等一批外资企业落地生根,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今天,滨海新区通过政策支持叠加一流营商环境,继续为外企厚植生长的土壤。
一组数据证明了外资为滨海新区投下“信任票”:截至目前,滨海新区累计吸引外资企业约1.9万家。2023年,滨海新区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76亿美元,同比增长0.6%。
随着我国正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这里,越来越多外企正通过转型升级,迈上发展新路。走进奥的斯在天津经开区打造的数字化工厂,一条“未来产线”串联起所有设备,实现了信息化及自动化生产。“在这里,平均5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台电梯所需的板材加工。”奥的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工业工程部部长王耀东说。
就无菌扩建项目,诺和诺德全球企业副总裁兼天津生产厂总裁安诺生表示,该项目采用了全球领先的隔离器技术。“项目计划2027年建成,满足未来中国市场对创新药品的需求。”
扩大对外交往门户
继1月天津港与南美洲直航的首条“车厘子快线”正式开通后,今年6月,由海马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进口,来自马来西亚的60吨新鲜凤梨也顺利抵达天津口岸,将“夏日限定甜蜜”第一时间送上百姓餐桌。
作为服务京津冀的“城市冰箱”,东疆综合保税区持续拓展水果进口业务,吸引了首衡集团、海马生物等一批重点企业落户。
对外开发开放,港口是重要门户。坐拥天津港这一我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和国际枢纽港的“硬核优势”,近年来,滨海新区以港为窗,透视世界产业变革趋势,深度融入服务国家战略。
天津港集团总裁焦广军介绍,今年5月,天津港陆续开通了天津港至南美东、美东、中美洲直航航线。目前,天津港集装箱航线总数达到147条。
除了将货物“引进来”,作为天津自贸试验区承载地,滨海新区发挥制度创新优势,吸引更多外向型企业和跨国公司落地发展。
发布自《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实施以来国内首份自贸区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完成全国首票跨关区“保税租赁+保税展示交易”业务……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天津自贸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累计实施615项制度创新措施,其中42项全国推广。
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去年8月,坐落在滨海新区的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宣布,实现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人工合成糖迈出关键一步。这背后离不开改革的激励。
滨海新区将“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作为改革主方向和突破点,制定股权分享、知识产权折价、职称评定等激励政策,树立“以业绩论英雄”鲜明导向,调动了一线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开发开放离不开改革护航。多年来,滨海新区坚持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以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助力高水平开发开放。
早在2014年5月,滨海新区组建全国首家行政审批局,将原本分散在18个单位的216项审批职责归至一个部门,率先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创新“一套材料办审批”、深化“拿地即开工”……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党组书记、主任李长洪说:“审批便利化举措不止步,改革永远在路上。”
为给开发开放营造宽松的“软环境”,从2018年起,滨海新区逐年实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去年8月,最新版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从市场准入到知识产权保护再到企业用水用电,清单上写得明明白白。
滨海新区下辖5个功能区,其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是全国首批保税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是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核心功能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世界上首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五马拓荒、齐头并进,多层次改革引领全方位开发开放格局优势尽显。
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单泽峰说,新区通过实施经营主体、营商环境、要素配置等重大改革,加快制度型开放,打造市场化改革新高地、开放平台升级版、合作交流升级版,高效能推动工作落地,“施工图”正逐步变成“实景图”。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