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整版探讨: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28 05:12:37 来源: sp20241228

文化哲学以哲学思维对文化的生发机理、发展历程、发展样态、发展规律等作出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的分析和把握。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阐释,以这一重要思想中的原理性理论成果为引领,构建学术研究范式,推进知识话语创新,是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本期学术版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编  者

  

以巩固文化主体性为引领推进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郭建宁

核心阅读

文化主体性集中体现人在文化活动中的自觉意识和自主立场。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需要以巩固文化主体性为引领,以“两个结合”为研究路径和方法论指导,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哲学智慧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哲学主要以哲学思维对文化的生发机理、发展历程、发展样态、发展规律等作出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的分析和把握。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阐释,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是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和重点任务。

深刻理解文化主体性的内涵特征和重要价值

文化主体性集中体现人在文化活动中的自觉意识和自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文化主体性的内涵特征,阐明了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价值,为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引。

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主体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作为主体的人在文化活动中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具有文化主体性,就能形成对自身文化自觉的、理性的认知,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自身文化属性、立场,进而在文化意义层面形成坚定的自我意识。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需要从认识论上深入研究文化意义层面自我意识的内涵、外延及具体表现形式,努力阐明巩固文化主体性与坚定文化意义上自我意识的因果作用机理,为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提供方法论支持。

有了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坚定文化自信,前提是要形成鲜明的文化自知、强烈的文化自觉。只有巩固文化主体性,才能对本民族的文化源流、文化精神、文化演进规律和文化发展趋势形成全面深刻的认识,搞清楚本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和独特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明确本民族文化源于何处、何以自信。同时,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又会进一步彰显本民族文化的特质和优势,强化人们的文化自知和文化自觉,巩固文化主体性。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重在从学理上、机理上阐明巩固文化主体性与坚定文化自信的双向促进效应,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智慧。

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文化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文化主体性,就能在文化活动中不断强化主动性和能动性,继而凝聚起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力量。从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再到改革开放后提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以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文化引领力唤起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呈现新气象、开创新局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推进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必须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建构体现时代特征、符合时代需要的文化哲学知识体系、研究范式、学术理论。

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为强化国家认同提供持久、深沉的文化力量。强化文化认同基础上的国家认同,前提是要巩固文化主体性,牢牢坚守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精神命脉、文化根脉。中华民族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认知、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这样一种集体记忆和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活力之源和内生动因,构筑起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推进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重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深入研究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核心密码”,阐释清楚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情感纽带,为强化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国家认同筑牢文化基础。

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文化有姹紫嫣红多元形态,文化活动的过程也是多元文化交流交融、相互影响和塑造的过程。在多元文化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壮大,而不是被异化或“他者”化,就必须具有坚实稳固的文化主体性。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深层原因就在于其稳固的文化主体性。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需要以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基点,以巩固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为重点,深入研究和阐发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互鉴中的鲜明特质和深层优势,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贡献学术智慧。

坚持以“两个结合”为研究路径和方法论指导

文化主体性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主、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当代中国的文化主体性,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必须坚持以“两个结合”为研究路径和方法论指导,在“两个结合”中持续巩固文化主体性,助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

坚守好“魂脉”和“根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二者的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同时也为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空间。以“两个结合”为路径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必须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从“第二个结合”造就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中,探寻在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充沛生机活力;立足“第二个结合”开辟的广阔文化空间,建构中国自主的文化哲学知识体系,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哲学学术理论,创新发展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聚力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古今中西之争”,是文化哲学研究中长期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一定意义上讲,所谓“古今中西之争”也是文化话语权之争,事关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正是在“两个结合”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不断推动中华文明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有力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奠定了坚实基础。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需要聚焦经由“第二个结合”形成的新文化,以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为目标,在熔铸古今、汇通中西中取得一大批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彰显文化主体性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作出学术贡献。

推动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文化主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对于文化哲学研究而言,只有巩固文化主体性,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才能彻底摆脱“言必称希腊”“言必称西方”的心态。伴随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我国文化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有一些研究者仍习惯于照搬、套用西方学术理论研究和解读新时代文化现象、文化实践,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既要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学术交流,更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两个结合”中用我们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究好、阐释好新时代文化实践,以新时代文化实践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文化哲学。

找准推进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的着力点

人是文化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为文化哲学研究提供了丰富感性材料。以巩固文化主体性为引领推进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重在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发现研究课题,激发创新灵感。

以“文明更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同时,积极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以巩固文化主体性为引领推进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重点在于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在文明更新演进中认识和处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文明延续性与创新性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哲学智慧滋养。

以“旧邦新命”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拓展,赋予古老的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有力巩固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需要以辩证思维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深入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贯通古今的深厚底蕴以及求新求变、引领时代的现代力量,着力阐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演进轨迹和动力构成,为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提供认识论和实践论支持。

以“文明互鉴”融通中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鲜明特征。中华文化素有和而不同的价值追求,在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中,“同”主要指单一性,“和”则指差异性和多样性。“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世界形势越是复杂多变,就越需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越需要不同文明间的平等交流对话。以巩固文化主体性为引领推进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需要以胸怀天下的宏阔视野促进中外学界对话交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在交流互鉴中推动人类多元文明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作者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把“两创”转化为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范式(学术随笔)

李宗桂

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具有深刻的思想洞察力和强大的理论引领力。深化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阐释,以其中的原理性理论成果为基点构建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范式,对于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研究范式,可以理解为学术研究的规范和方式。研究范式具有整体性、公认性、规范性等特征,涵盖某研究领域学术共同体分析、阐释、解决问题的程式和路径。习近平文化思想所蕴含的一系列原理性理论成果,为构建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范式提供了科学指引。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就是典型代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问题,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方面,历史上从思想文化层面进行的探讨很多,提出了诸如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等主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创”方针,立足文化建设实践、文化理论发展,不仅阐明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而且内蕴着文化自信、文化主体性,科学回答了古与今、中与外、理论与实践等关系问题,实现了对此前诸多民族文化继承发展观念的超越和创新。

“两创”彰显文化自信,挺立起民族文化精神的脊梁,体现了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等。这些重要论述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价值理念和方法论原则凸显出来,把实行转化的价值主体和发展的创新动力及其价值目标确定下来,彰显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脉的文化自觉,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鲜明体现。“两创”逻辑地展开为“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使文化的民族性、世界性、现代性得以相融相通。

综而观之,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两创”方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现传统与现代相贯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国与世界相融通,彰显了着眼文明复兴、会通众流而超乎其上、光大中华文化的思想价值,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理性对待历史文化传统、科学发展民族文化的战略指引,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研究范式的意义上讲,“两创”是具有广泛适用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把具有元理论意义的“两创”转化为研究范式,需要经过学术研究的实践积淀和理论探寻,其方法和路径应当是多元开放的,比如,在方法论意义上提倡“两创”,在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研究上倡导“两创”,在学科设置和学术规范制定上倡导“两创”,在科研课题设置、教材编写上倡导“两创”,在对外学术交流、文明互鉴的实践中倡导“两创”,等等。

习近平文化思想所蕴含的原理性理论成果还有很多,这里仅举了“两创”方针一个例子。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理性理论成果系统性地转化为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范式,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用功用力:一是注重抓纲带目,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原理性理论成果,把握其内在联系,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阐释,为构建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范式提供方向指引。二是强化体系构建,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四梁八柱”,构建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范式的主体结构。三是坚持贯通古今、融通中外,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哲学研究的有益成果,助力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范式构建,充分发挥文化哲学引领文化实践、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功能作用。

(作者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教授)

扎根中国大地,遵循学术创新规律

坚持“两个结合” 推进知识话语创新

杨洪源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从“结合”的前提和结果,“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等方面,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历史必然和重大意义。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知识话语创新,是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的重要使命任务。

对于理论自身及其形成和传播、发展与创新来说,知识话语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知识话语包含知识和话语两个基本要素。知识可视为理论之“根”,是理论的基础构件和主体内容,起着为理论奠基、为理论筑底的重要作用。话语可视为理论之“器”,是理论的重要载体和必要工具,起着为理论发声、为理论聚气的功能效用。把知识和话语有机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关于知识的语言表达或内蕴于语言表达中的知识,而是形成与整个理论相对应的有机统一体。它既是对一定理论主旨与内容、内涵与外延等的具体表达,也是理论传播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一般而言,知识话语具有相对确定可靠、简明深刻、逻辑严整,能够被学术界和理论界广泛理解和接受等特性。

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大都具备独特鲜明、系统严谨的知识话语。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精神和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其理论体系与知识体系博大精深,包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知识话语,这些知识话语及其所蕴含的原理、规律,为推进新时代文化哲学知识话语创新提供了科学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结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产生了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话语,如天人合一、万物并育,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等,为推进新时代文化哲学知识话语创新厚植了历史根基。坚持“两个结合”,推进新时代文化哲学知识话语创新,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提炼和阐释标识性概念。概念是构成知识话语的基本单元。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标识性概念,如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文化生命体、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形成了标识性概念群。这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为创新新时代文化哲学知识话语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析得出原理性知识。原理性知识是知识话语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些重要论述揭示了文化生命体、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中,新的文化生命体是文化主体性的体现,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来源。创新新时代文化哲学知识话语,需要深入研究阐释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必然逻辑,让学术理论更具解释力和彻底性。

助力提升我国国际文化话语权。“两个结合”为推进新时代文化哲学知识话语创新、提升我国文化哲学研究国际影响力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指导。推进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必须坚持“两个结合”,将其贯穿于知识话语体系构建全过程,扎根中国大地,遵循学术创新规律,提炼出具有前沿性和引领性,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哲学知识话语,为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国际文化话语权提供学理支撑、贡献学术智慧。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3日 09 版)

(责编:卫嘉、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