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潮更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艺近人和)

发布时间:2024-12-15 16:43:34 来源: sp20241215

  南国醒狮弟子正在练习高桩醒狮绝技。

  赵伟斌在醒狮工作室介绍醒狮狮头工艺品。

  在今年的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青少年醒狮公益培训班上,孩子们展示汇报演出后获得的结业证书。   以上图片均为赵伟斌提供

  核心阅读

  狮舞最早见载于《汉书·礼乐志》,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广东醒狮是融舞蹈、音乐、武术、技巧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和民俗传统,据考证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后随中原移民南迁传入岭南地区。春节期间,从初一到十五,庞大的狮队表演随处可见。如今,醒狮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符号。

  

  一听到起鼓,石镇鹏猛地扬起手臂,开始用力打锣。咚咚咚,伴随着铿锵有力、节奏明快的锣鼓声,在广州白云机场二号航站楼出发厅,两头红色的南国醒狮闪亮登场。

  这是一场由广州“赵家狮”南国醒狮团带来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醒狮”快闪表演。表演一共由7名队员完成,石镇鹏是其中一员。

  坐头,站肩,高狮……鼓声愈发激昂,狮舞愈发热烈。一头狮子瞪眼直视前方,微侧身子向观众示意互动,另一头狮子在后面应声舞动,气势威猛,姿态帅气。

  行走的旅客纷纷驻足回头,笑着围拢过来。等到醒狮停下,孩子们激动地跑上前去,亲热地拍拍醒狮毛茸茸的脑袋,摸摸醒狮扑闪扑闪的大眼睛,兴奋极了。“早就在网上看到广东的醒狮表演很火爆,特地带孩子到广东过暑假,没想到在机场就看到了,特别惊喜!”来自山东的旅客王先生说。

  两头红色的南国醒狮,把岭南文化的魅力和热情带给现场旅客,为他们的广东之旅增添了难忘的回忆。

  狮舞最早见载于《汉书·礼乐志》,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广东醒狮是融舞蹈、音乐、武术、技巧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和民俗传统,据考证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后随中原移民南迁传入岭南地区。电影《黄飞鸿》中的狮王争霸使岭南的舞狮家喻户晓。春节期间,从初一到十五,庞大的狮队表演随处可见。如今,醒狮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符号。“醒狮是一种广场性的表演艺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大众感染力。”南国醒狮团团长、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伟斌说,“不断获得广大民众喜爱,这项技艺才有生命力。”

  舞狮技艺开枝散叶

  在广州,几乎每一天都会有舞狮表演。不仅是节庆或重大活动,哪怕一个小小的便利店开张,店家也会请来一段舞狮表演,寄托美好的祈愿。

  旺盛的需求促进了演出团队的发展。根据广州市龙狮协会2023年的统计数据,广州全市有舞狮队773队、1.6万余人,其中专业团队39队、近500人,许多学校、企业、社区都组建了自己的舞狮队。南国醒狮团成立于1994年,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专业龙狮表演团队之一。

  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65号,院落深处,一面巨大威风的醒狮彩绘墙旁的小门楼上,挂着一块古色古香的金字书法牌匾,上书4个大字“南国醒狮”。这里是赵伟斌的工作室。

  赵伟斌出身于广州狮舞表演世家,是“赵家狮”第五代传人。“从父亲开始,就在这里训练。我自幼随父习艺,40多年来从未间断。”

  如今,这里也成了南国醒狮团队员们的训练场所。

  “舞几场下来,胳膊和手臂特别酸痛。”00后队员陈万达刚结束上午9点到11点的训练,他是团里的“狮尾”。“在广州上学期间,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醒狮兴趣班,毕业后就开始从事专业表演。”

  陈万达是广东湛江人,家里人都喜欢醒狮。今年7月,在广州市文化馆中心阁广场上举办了一场火爆的高桩狮王争霸赛,陈万达也参加了,还邀请朋友到现场观看。

  陈万达负责的“狮尾”,在高桩环节格外重要。最高难度的表演,要求在完成跨越时看不见桩,这就全凭队员的经验和默契配合。坐头,飞腿,上单膝,三个技巧动作行云流水般完成后,陈万达听到现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与惊叹声。

  1996年开始从艺的队员许应贤,如今已是“赵家狮”南国醒狮团的一名教练。许应贤擅长“鲤鱼跳龙门”和“步步高”等主题的创作,经他指导的队员,动作充满灵气与美感。

  近些年,醒狮的各种交流比赛愈发频繁,许应贤也成了广州龙狮比赛的一名专业裁判。“评分标准包括主题是否鲜明、动作是否完美、有没有失误和滑腿……”每一次比赛,裁判规则都会有微调,特别是关于醒狮的套路和形态,许应贤平时都注意做好基本知识的储备和学习。

  从演员到教练再到裁判,舞狮技艺开枝散叶,越传越广。醒狮运动已不再停留在自娱自乐的民间活动的层次上,而是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国际化的发展轨道,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醒目仔,做得好!”

  “醒目仔,做得好!”在广州市黄埔区黄麻路246号的“长岭醒狮文化馆”,龚秉伟正在给孩子们上暑假夏令营的醒狮表演课。1989年出生的龚秉伟从艺已经20多年,是广州非遗广府龙舞项目市级传承人。

  “醒是动词,意思是唤醒;醒也是形容词,在粤语当中形容男子灵动聪慧。”龚秉伟说。他称赞的那个孩子,是来自长岭街的五年级学生钟震阳。钟震阳马步扎得稳,手部力量强,狮头舞得生动又醒目,甚至可以举起成年大号狮头来舞动。

  夏令营报名火爆,还有来自湛江、清远、肇庆等地的孩子。“吃住练都在这里,学习醒狮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做人做事和礼貌礼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在叛逆期,醒狮精神和集体生活能教会他们懂得团结互助,有责任感和纪律意识,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我支持孩子学醒狮表演。”一名学生家长说道。

  在“非遗醒狮少年达人”才艺大赛上,来自广州各区的100多名青少年汇聚一堂。小至6岁,大至16岁,他们关于醒狮表演的创意和理解,让评委们倍感惊喜。

  咚咚锵……戴上面具、扛起一把锄头,9岁的严景涛夸张的走路姿势和身体动作,诙谐幽默,逗得台下观众阵阵发笑。

  “我是彭可诚,我是彭可轩,我们将带来广州醒狮舞。非遗传承,人人有责!”随后,两位少年身着黄色狮子服装亮相,只见他们举起蓝色狮头,左右脚迈步、退回、平行、改小马步,原地抬起狮头眨眼,狮头左右慢移摆动。忽地,一个少年双腿夹在另一个少年腰上,做了一个大回旋动作,引得阵阵惊呼。

  比赛以狮舞为主题,形式不限,孩子们展示出巨大的热情和丰沛的创造力。有的把狮头做成机器人,有的编了一段英语演讲介绍狮舞文化,有的把传统醒狮鼓乐与民乐结合进行创作,还有一个孩子把狮舞编成嘻哈,跳了一曲“嘻哈狮舞”……

  近年来,广州市积极推动“醒狮进校园”,还开创“小学生醒狮课间操”。目前,醒狮项目已进入广州的196所学校,传承有序,未来可期。

  在广州家喻户晓,让“醒狮”更有时代精神

  广州市民赵先生在观看演出的间隙,掏出手机,抓拍了几头舞狮和少年一同腾空跳跃的一幕。“好精彩,我要发条朋友圈,与朋友们分享,这场醒狮音乐剧值得更多人来看。”他说。

  今年5月,音乐剧《雄狮少年》(粤语版)作为2024年广州艺术季开幕演出,在广州大剧院迎来内地首秀。该剧创作了近20首原创歌曲,聚焦岭南醒狮文化和风土人情,通过少年阿娟在广州打拼、不懈追梦的故事,激励每一个追梦人奋力拼搏、勇往直前。首轮连演6场,收获良好口碑。“音乐好听,故事流畅。燃!少年,去敲响你心中的鼓点吧!”“富有饱满的生命力,温暖而且有信念。”“满满的岭南风情,看完还想再刷!”“心中的鼓点永远在,燃烧才能无惧伤痛,有笑有泪,节奏张弛有度,这样的表达,很有魅力。”……这台融合醒狮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演出,点燃羊城。

  如何让人们喜欢醒狮?如何让醒狮适应新时代发展?如何做到创新醒狮表演的艺术形式,融入时代生活气息?赵伟斌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我自主创编了剧场版儿童醒狮剧《龙,狮子,跳起来!》,将醒狮与嘻哈舞蹈结合起来,两年3次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连演16场,场场爆满,座无虚席。”

  舞台上,狮子伴随流行乐曲,跳起嘻哈舞,一只电动小狮子作为逗引狮子闪亮登场。随后,用竹藤和荧光材料制成的夜光龙,更是让孩子们尖叫连连。全场灭灯后,人们看到通体发光的长龙在黑暗中不断穿腾翻滚。演出结尾,全场1000多名观众共同跳起了醒狮舞。

  “醒狮在广州家喻户晓,它的喜庆、热闹、阳光、灵巧、奋发向上成为广州精神的写照。千百年来,醒狮正是因为不断创新、适应时代的发展,才流传至今。提升醒狮表演的感染力,得到跨区域民众的喜爱,今天,它可以更新潮、更有生命力。”赵伟斌说。

  版式设计:赵偲汝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9日 20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