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5:24:35 来源: sp20241122
人民网北京10月15日电 (黄盛)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9.48万亿元,同比增长6.8%。狭义货币(M1)余额62.82万亿元,同比下降7.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8386亿元。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02万亿元,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66万亿元,前9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6.62万亿元。
业界人士表示,整体来看,9月金融总量指标保持平稳,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在内需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真正体现“支持性”成效,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货币总量保持平稳增长
业界人士认为,M2增速趋稳回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落地,对市场信心恢复提供了明显支持,尤其是理财资金向存款的回流支撑了货币总量的增长。
“理财资金向存款回流,市场信心也有修复。”上述业界人士表示,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发布后,市场对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工具反响热烈,市场预期有所改善,证券客户保证金计入M2中,也带动了M2的回升。
社会融资规模和贷款增速总体平稳
数据显示,社会融资规模和贷款增速总体保持平稳。市场专家分析,去年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主要是基于存贷款增速的推算法,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督导金融机构增加贷款投放,形成了贷款基数较高。随着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优化调整,今年以来,这一现象已明显减少。
也有业界人士反映,随着去年9月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政策陆续落地,提前还贷现象减少,部分银行也将前期发行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所涉贷款回表,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当时的贷款。
“剔除高基数因素后,增速总体是平稳的,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也更稳、更实。”上述人士说。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2.90万亿元,同比增长14.5%;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3.88万亿元,同比增长14.8%;“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为4.26万亿元,同比增长13.5%。
业界人士表示,从信贷结构看,前三季度信贷资源更多流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信贷结构也相应增减调整。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传统领域信贷需求整体收缩,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新动能加快形成,虽然短期内难以补足信贷增长的缺口,但也在加快补上。
“随着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逐步落地,未来金融资源将更多流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会更亮、成色会更足。”上述业界人士说。
结构性政策的核心仍在于实体经济。近年来,金融部门出台了各种结构性政策举措,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金融服务。业界人士认为,结构性政策最终还是为了服务实体经济,解决实体经济运行中的关键堵点,一些政策工具还会通过扭转特定市场的螺旋下行反馈,推动实体经济循环畅通。
社会有效需求将逐步恢复
在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的同时,企业融资成本也在下降,经营信心出现恢复,投资活动也有改善。
业界人士表示,短期内有效融资需求不足、金融数据“挤水分”等客观因素是重要方面;部分金融机构在资产质量管控承压、担心被问责等大背景下,将不出风险作为评价业绩的主要标准,也带来了基层信贷业务、授信审批等环节灵活度不足等情形。
据业界人士介绍,很多金融机构已经开始付诸行动,有的银行在绩效考核体系中提高重点领域信贷指标权重,以激发基层信贷人员内生动力;有的银行举行业务推进会,落实表彰奖励;还有的银行扩大了普惠业务尽职免责适用范围,规范免责流程、提升免责效率。
从货币政策角度看,权威专家表示,从中国人民银行今年以来的多次公开表态看,货币政策整个调控思路适应形势变化而转变。总的看,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的大背景下,未来有效内需的挖掘,尤其是促进扩大消费需求方面,货币政策也会和其他宏观政策共同努力,加力支持经济实现供求的动态平衡。
也有业界人士认为,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持续落地,社会有效需求将逐步恢复,金融机构敢贷、愿贷机制也会进一步健全,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仍有坚实基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质效将持续提升。
(责编:乔业琼、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