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伪科普频上热搜,平台推广岂能不问真假

发布时间:2024-12-24 07:02:58 来源: sp20241224

  秋实

  最近,号称“近视眼从800度降到100度”的短视频上了热搜,不同身份的主播演示了各种“恢复”方法,调查显示,这类视频绝大多数都是伪科普。这些严重误导公众的内容为何能在互联网上畅行无阻?深谙平台推广机制的伪科普博主,通过“标题党”等发布不实信息博眼球、换流量,用“算法”赋予相关内容更多的曝光度等,让类似伪科普信息十分普遍。(1月16日《解放日报》)

  医学对于近视的认识已很深刻并形成普遍共识。通常认为,眼球结构出现变化,眼轴长度增加等,这些导致近视的身体改变是不可逆的。近视前重在预防,近视后重在缓解症状和减慢发展。诸多眼科专家也反复强调,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只能通过科学的矫正、改善用眼习惯等避免近视加重。

  但上述短视频俨然在与科学唱反调,其中不乏自称来自“武医掌门”,宣扬按摩手法几乎能“包治眼病”等荒唐说法。既然治疗这么神,近视从800度降到100度自然不在话下。这些虚假宣传极为大胆,按照常理,稍具辨别能力的人均不会轻信,但谎言重复一千遍,就难免有轻信者。近年来“近视治愈”成为坑民“重灾区”,与类似伪科普长期大量存在有很大关系。

  “近视治愈”等离谱说法能够在网上大行其道,与某些网络平台的做法大有关系。某些平台似乎并不区分伪科普和真科普,而只管推广有热度的内容。平台的“算法”没有审核发布内容真伪,以流量和热度论英雄,这种不问青红皂白、颠倒黑白的做法,为类似伪科普提供了土壤。

  在一些主播看来,“毒流量”也是流量,假消息也能提高曝光率,因此不管内容是否真实,也不管是否会危害到他人,只要能够催热话题就行。有些主播不惜按照脚本行事,把虚构当事实,把演戏当新闻,甚至不惜通过一些奇葩的做法、违法的行径等来博取流量。自媒体时代怪事特别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问真假的流量为王理念比较盛行。

  用辟谣来对抗谣言,用真科普为伪科普消毒,是治理此类乱象的办法之一。辟谣与科普涉及比较专业的医学知识,除了相关机构要丰富内容和注重时效外,更要调动医学专业人才广泛参与,让高质量医学科普唱主角,才能挤压伪科普的生存空间,进而优化自媒体医学科普的生态环境。

  依法严惩是减少医学伪科普的另一重要手段。对于伪科普要追根溯源,揪出始作俑者并给予严惩,从而提升源头打击的震慑力。对于虚假内容传播者,也应视情况给予相应处置。一些借热点话题炒作的自媒体尽管并非伪科普的制作者,但其推波助澜的作用和产生的危害不容小觑。

  治理短视频等自媒体乱象,更要纠正自媒体价值观,让平台监督与规范的导向作用更加鲜明。要想短视频主播普遍变得知荣辱、懂是非,平台首先应该做出表率,并强化内容审核与监管。只有让“近视眼从800度降到100度”之类内容不受待见,让优质科普内容得到优先推送和广泛传播,才能产生釜底抽薪之功效,让包括近视伪科普在内的短视频乱象得到根治。(北京青年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