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绥德:一刀一錾 雕刻非遗文化的传承之道

发布时间:2025-01-11 05:12:29 来源: sp20250111

   中新网 陕西绥德12月15日电(石芙蓉 张远)在陕北绥德县城的石魂广场,几十只大小不一的石狮子伫立在斜坡之上,活灵活现,十分生动。

  绥德县位于榆林市东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千年来,绥德人民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雕、剪纸、秧歌、民歌、唢呐等这些宝贵的财富世代传承,口传心授。

图为绥德石匠在雕刻石狮子。 受访者供图

  “为了全面、系统地展示绥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积淀,我们创建了这个陈列馆。通过陈列馆向观众讲述绥德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的、发展的,并一直延续至今的文化遗产根脉,让大家充分了解、喜爱、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绥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讲解员朱丽表示。

  据悉,绥德天然石材资源遍布全境,颜色青灰,易雕易刻,石匠遍布每一个村落。绥德石雕是石匠用传统的石雕工具和近年又增加的现代雕刻工具在石材上,通过相石、按心中构图经过打荒、粗雕、精雕、细刻、打磨等工序,手随心动,錾随手动的一门传统雕刻艺术。

  在绥德,石头经过石匠灵巧的双手可以变成生活中任意一件艺术品:牌楼、碑碣、亭、塔、廊柱、花板等。“据史料记载和实物考证,绥德石雕艺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久不衰。”朱丽称,绥德石雕与民众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在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石狮子在绥德石雕中极具特色,它们一改狰狞张扬的气势,从黄土文化里散发出最为原始和纯朴的气质,威严而从容,谦恭而友善。绥德石匠们用这些符号强化了美好寓意的祝愿,使石狮子有了鲜活的“灵性”和“生命”。

图为石魂广场的石狮子。 石芙蓉 摄

  “炕头石狮子的雕刻制作也有民俗规程,以利月利日的民俗禁忌选好特定的日子,等夜晚星辰完全出现动工,打够一百天,在百天夜晚星辰完全出现完工,并用朱砂点眼开光,红布包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绥德石雕代表性传承人鲍武文表示,炕头石狮子的打造体现了绥德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据了解,绥德炕头石狮子在2009年6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炕头石狮子的造型千姿百态,似狮非狮,神似貌离,神态各异,喜怒哀乐,各具神韵。它以显著的地域特征,鲜明的民艺特色,浓厚的本源文化气脉,融入当地民众的生活。

  以錾为笔,以石为纸,雕刻连绵不绝的传承之道。绥德石雕是绥德典型的文化符号之一,在历史长河中历经风霜雨雪的岁月磨砺、传承千年,愈发散出历久弥新的非遗魅力。(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