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7:47:37 来源: sp20241221
2024年,资本市场谋划推出新改革、新制度、新行动,一步步朝着“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迈进。
机构改革落地运转
2023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发布。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强化资本市场监管职责,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企业债券发行审核职责,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公司(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
2023年11月,证监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正式发布。根据定机构、定职能、定编制,即“三定”方案,证监会会内部门改为“司”,共设19个正司局级内设机构,设主席1名,副主席4名,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组长1名。市场关注到一个大变化是,证监会内最大的部门稽查总队由证监会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直属行政机构,正司级、行政编制170名,设总队长1名、副总队长5名,负责相关案件的调查、取证,提出处理意见等,以强化资本市场监管。
2023年年末,证监会官网更新了组织机构名称以及职能说明内容,内设19个正司局级机构正式亮相。至此,证监会机构改革落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改革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和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证监会强化了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能力,在机构地位上予以保障。
自2023年10月23日起,《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公司(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圆满落地运转。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负责企业债券受理工作。田轩认为,彻底将企业债的具体发行审核职责划入证监会,意味着未来企业债和公司债将在规则层面上进一步趋同,为债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改革贯穿2023年资本市场工作。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北交所改革、独立董事制度改革、深化债券注册制改革、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活跃资本市场“一揽子”举措……都在2023年进入新阶段。2023年,A股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当然,注册制制度规则的建立只是改革的第一步,这场牵动资本市场全局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续走深走实。
2023年1月至11月,A股分红总额2.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是1月至11月再融资总额的近4倍,分红家数占比65.7%,股息率3.04%。数百家上市公司宣布或实施股份回购,响应“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推动形成一轮又一轮增持回购潮。
继康美药业案首单特别代表人诉讼后,2023年我国证券集体诉讼和解首案诞生,7195名泽达易盛投资者获赔超2.8亿元。这是资本市场法治建设进展的一个缩影。
2023年,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持续加力,法治供给继续加强,依法治市效能得到提升。突出重典治本,持续净化市场生态严惩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从严纠治“绕道减持”“忽悠式回购”、信息披露“蹭热点”等问题。特别是突出大案要案查办工作,依法严厉查处泽达易盛、紫晶存储欺诈发行案,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并进行立体化追责,会同公安部部署开展证券领域重点案件集中收网行动,涉案金额超过90亿元。2023年,上百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公司或相关方被立案调查的公告,被立案、处罚数量明显增多,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长期以来证券违法成本过低的情况。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3年是几年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经济回升向好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资本市场预期低迷。中央针对性部署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在活跃资本市场领域推出了包括降低印花税率,限制融资,规划减持,下调证券手续费、融资保证金比例、基金管理费和机构佣金交易费率,推动分红,汇金增持等一系列措施。
展望2024年,为了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和活跃资本市场,宏观政策上宽财政将与宽货币形成配合,改善社会预期。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降息降准,推动资金价格下降,使得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财政政策将进一步加码,提高广义赤字、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额度。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在活跃资本市场方面,预计将进一步激发上市公司等经营主体内生稳市动力,大力推进投资端改革,推动健全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引导投资机构强化逆周期布局。
债券市场行情分化
资本市场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复盘2023年债券市场,从全年维度看,利率债在全年的牛市格局中,长短端行情数次分化,曲线形态呈现“平—陡—平”的三段走势。鹏扬基金固定收益组合管理部总经理王经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背后是经济修复斜率的修正、政策预期、经济现实、资金预期的交替扰动。从2023年全年来看,流动性宽松、基本面偏弱、机构配置需求旺盛,成为支撑债市走强的底层逻辑,市场交易主线在现实与预期间反复切换,在交易盘之间激烈博弈。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展望今年全年,在中央加杠杆、地方化债、宽货币配合的大背景下,“资产荒”格局或将延续,利率中枢或仍有一定幅度下行。从节奏上看,在财政政策快速落地、经济内生动能回升的年初时点,信贷开门红、政府债券供给集中等因素也集中出现,10年期国债利率或有所波动;但随着扩内需、宽信用政策的落地,债市或利空出尽,而海外衰退压力显现、美联储等海外经济体降息周期的启动,也将为国内宽货币打开空间,10年期国债利率或下行至2.5%左右。
信用债方面,在“化债+管债”的框架下,2024年城投债净融资水平预计有所回落,呈现“债荒”格局,而金融债的供给则将有所提升,市场热点将产生转移,银行二永债、保险永续债等品种的配置和交易机会值得关注。
期货市场加大对外开放
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期货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85.01亿手,累计成交额为568.5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6%和6.28%;累计上市期货期权新品种21个,总品种数已达131个。
2023年,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程度提升,主要体现在特定品种和外资独资机构数量的增加等。2023年1月,我国菜籽油、菜籽粕、花生期货和期权作为境内特定品种,将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交易。6个油脂油料期货期权品种同步对外开放,标志着我国油脂油料期货市场实现了一体化对外开放。
2023年5月,核准设立摩根士丹利期货(中国)有限公司;8月,我国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市交易,它是国内首个航运期货品种,也是我国第一个在商品期货交易所上市的指数类、现金交割的期货品种,也是第一个服务类期货品种。
2023年3月,证监会就《衍生品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我国衍生品交易市场进入监管新阶段。方正中期期货总裁许丹良认为,管理办法完善了衍生品市场法规体系,与期货和衍生品法相配套,在法律层级形成有效合力,增强了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实施效果。
在金融期货市场,2023年是国债期货上市10周年,也是30年合约上市首年,30年国债ETF应运而生,体现出国债期货支持证券基金行业守正创新,市场充分利用国债期货品种,发挥其价格发现、套期保值、支持创新的功能,服务实体经济。
2023年是“保险+期货”模式试点的第9年,我国期货市场继续推进“保险+期货”金融支农惠农模式创新,规模和覆盖面持续扩大,在保障农民收入、服务初级农产品保供稳价、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普惠金融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共有93家期货公司通过“保险+期货”模式为生猪、玉米、苹果、天然橡胶等18个涉农品种提供风险管理服务,项目覆盖31个省(区、市)的1224个县,覆盖农户539万户次。
专家表示,2024年是期货市场发展的关键之年,随着期货自营、保证金融资等业务回归母公司,期货公司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工具和手段将更加丰富。
祝惠春 【编辑:房家梁】